第1题:
在经济衰退时期,一些失业工人对于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从而临时退出劳动力队伍,这称为(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附加工人效应
D.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第2题:
在经济衰退期,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得者失去工作后,其他的家庭成员将临时性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图通过找到工作来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 )。
A.收入效应
B.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C.附加的工人效应
D.收缩的工人效应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经济衰退中“气馁工人”效应产生是因为()
第6题:
设某经济社会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有工作但也没有找工作。试求: (1)劳动力人数 (2)劳动力参与率 (3)失业率
第7题:
莱斯琳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并为寻找新工作已经有8个月了。由于她认为自己无法找到工作,所以,她停止了找工作。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她是失业者。
第8题: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弥补的劳动者效应
无可奈何的劳动者效应
第9题:
劳动力有在衰退中趋于增加
寻找工作的预期收益相对于家庭生产的预期收益下降
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工作前景失去信心并决定去寻找工作
工人由于他们的储蓄耗尽而失望决定去寻找工作
第10题:
第11题: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第12题:
就业者
就业者或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或已经放弃寻找工作的人
非制度性人口
第13题:
属于“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劳动力流动情况是( )。
A.灰心丧气的工人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
B.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而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
C.劳动者被解雇而暂时没有找到工作
D.劳动者自愿辞职而暂时没有找到工作
第14题:
在经济衰退时期,一些失业工人对于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 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 )。
A.附加的工人效应
B.收入效应
C.替代效应
D.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在经济衰退时期,一些失业丁人对于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 )。
第18题:
劳动力包括所有16岁以上的()
第19题:
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带孩予的女性或年轻人)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
第20题: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互补的劳动者效应
收入效应
第21题:
劳动力流动后重新寻找到的工作岗位给其带来的预期收入包括经济上的收益与心理上的收益
劳动力流动投资本身能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劳动力流动后重新寻找到的工作岗位给其带来的货币收人
劳动力流动后重新寻找到的工作岗位给其带来的心理上的舒适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无可奈何的劳动者效应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弥补的劳动者效应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