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类: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即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盗窃,即秘密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利诱,即以给付物质利益或其他好处等手段使他人告知其商业秘密的行为;胁迫,即行为人采取威胁、强迫的手段,是他人在受强制的情况下,违反其真实意愿而提供商业秘密的行为;其他不正当手段,即指上述行为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即非法披露、使用非法取得的商业秘密的行为。“非法披露”是指获取人将非法手段得到的商业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人公开。“非法使用”是指行为人自己或许可他人将不正当获取的商业秘密非法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这种侵权行为以当事人间存在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权利义务为前提,以行为人已合法掌握商业秘密为条件,以实施了非法披露和使用行为为事实。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是一种间接侵权行为。第三人虽然并非为非法手段的直接实施人,也不负有法律上的保密义务,但因为其明知此商业秘密为釆取非法手段所获得而仍予以获取、使用或者披露,所以法律将这种行为也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来对待。

更多“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具体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

    A.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B.善意有偿的借鉴不会得到保护。

    C.侵犯商业秘密的客体,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象为商业秘密。

    D.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条件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

    为了保障商业秘密交易的安全,同时也为了促进交易各方的相互信赖,对于善意且有偿获取商业秘密之人借鉴“善意取得”制度提供保护,而对于恶意,或善意无偿之人,考虑到商业秘密权利人保护的必要性和交易安全性,应当将其排除在保护范畴之外。

    ACD说法正确,B为错误项。

  • 第2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A、违反约定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 B、不披露、不使用或不允许他人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
    • C、教唆、引诱、帮助侵犯商业秘密
    • D、明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形态


    正确答案: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注,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 第4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 第5题: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正确答案: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6题: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应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形式和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2、披露、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民事责任,1、侵权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侵权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5条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刑法》219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正确答案: 是指行为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允许他人使用别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哪类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正确答案: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其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的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所列的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概念: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表现):(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 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三种违法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商业秘密概念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侵犯商业秘密,是指经营者不正当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经营者不得侵犯商业秘密,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体一定是经营者
    • B、经营者以盗窃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即使未使用该商业秘密,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 C、第三人明知是用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而仍使用该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 D、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经营者披露商业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1.概念: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表现):(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 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三种违法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 第15题:

    商业秘密侵权的表现形式包括()

    • A、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 B、违背信用关系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 C、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D、违背合同约定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试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方式?


    正确答案: (1)非法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以盗窃、胁迫、利诱、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非法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包括非法获取人、合法取得人、第三人故意披露等几种情形。
    (3)非法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包括非法获取人自己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合法持有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第三人故意受让非法取得人的转让。
    (4)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 第17题:

    侵犯未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商业秘密同样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正确答案: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信息,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我国在立法中吸收了世界各地的经验,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列举的方式作了具体的规定。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转让人获得该商业秘密是不当取得,或取得后披露、使用或者准许他人使用,仍予以受让或披露,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19题: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正确答案: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包括允许他人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侵犯商业秘密的类型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权商业秘密。

  • 第20题:

    多选题
    商业秘密侵权的表现形式包括()。
    A

    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B

    违背信用关系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C

    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D

    违背合同约定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1)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2)行政责任。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正确答案: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信息,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我国在立法中吸收了世界各地的经验,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列举的方式作了具体的规定。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转让人获得该商业秘密是不当取得,或取得后披露、使用或者准许他人使用,仍予以受让或披露,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