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
第4题: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第5题:
预算线表示()
第6题:
当商品的独特品质因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心理需要时,该商品即具有()的心理功能。
第7题:
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第8题: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第9题:
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和使用商品获得情感上的补偿、追求和寄托,这种消费需求是()。
第10题:
替代关系
附属关系
互补关系
没有关系
第11题:
符合个性
象征意义
满足需要
特征意义
第12题:
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有偿取得商品和服务,满足生产消费或者物质、文化消费的单位和个人
第13题:
第14题:
商标权人转让注册商标的,对于下列商标也应当一并转让:()
第15题:
补充品是指消费中可以相互补充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如果甲商品与乙商品为补充品,则()。
第16题:
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性向()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性向()平行移动。
第17题: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如何影响到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一般而言,()
第18题: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2,则这两种商品是()
第19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消费者"为()。
第20题: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
第21题:
乙商品价格提高,甲商品需求增加
乙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需求下降
乙商品价格提高,甲商品需求减少
乙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需求不变
第22题:
第23题:
替代关系
附属关系
互补关系
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