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考题
更多“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问题
  • 第1题: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主要人物是( )

    A.郑庄公
    B.郑武公
    C.姜氏
    D.共叔段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 第2题: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指的是()。

    • A、郑武公
    • B、共叔段
    • C、公子吕
    • D、郑庄公

    正确答案:D

  • 第3题:

    郑贯公


    正确答案: 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 第4题:

    《郑伯克于鄢》一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 A、共叔段
    • B、郑庄公
    • C、郑武公
    • D、辛弃疾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郑庄公的性格有哪些特点,你是怎样评价的?


    正确答案: 对于郑庄公这一人物形象,一般传统的观点认为,郑庄公是个阴险狡诈、怂弟作恶、胸有城府、老谋深算的人物,庄公即位之初,母亲姜氏为共叔请”制”,庄公明明是担心共叔段据险叛乱,而表面上却以关心弟弟为借口婉言拒绝。后来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庄公表面上一忍再忍,实际上是等待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最后共叔段起兵造反,庄公予以致命的一击,以此巩固君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庄公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胸有韬略,处事果断,关键时刻不心慈手软。在决定郑国命运和自己君主地位的时刻,庄公果断出击,而共叔段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只得狼狈逃窜,证明庄公是正确的。

  • 第6题:

    翻译: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正确答案: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做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是倒着生的,惊吓了姜氏,所以就取名叫寤生,于是就厌恶他。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不答应。

  • 第7题:

    结合《郑伯克段于鄢》分析郑庄公的形象。


    正确答案: 郑庄公,是一个既阴险又虚伪的诸侯形象。一开始姜氏的筹算其实就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从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了二十二年,这表现了郑庄公蓄谋已久。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郑庄公说:“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他总是装成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并且始终站在义的立场上,“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表明共叔段是在自杀而非他杀,这样就逃脱了杀弟的罪责,可见其狡猾又狠毒。
    郑庄公从一开始就识破了对方的计谋,他设下陷阱,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从表面上看,他好象处在被动的地位,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己”,进而把二邑归为己有,封地扩展到廪延,郑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他都不为所动。他的深藏不露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知道武姜开城作内应的确切时间后,郑庄公才发布讨伐共叔段的命令,使之彻底垮台。并把武姜逐到城颖,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此时,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郑庄公接受颍考叔的建议“阙地及泉,隧而相见”,不过是想掩盖自己丑恶的灵魂,集中地表现了他伪善的性格。

  • 第8题:

    问答题
    翻译: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正确答案: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做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是倒着生的,惊吓了姜氏,所以就取名叫寤生,于是就厌恶他。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不答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指的是()。
    A

    郑武公

    B

    共叔段

    C

    公子吕

    D

    郑庄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 第10题:

    单选题
    按《谷梁传》,/"郑伯克段于鄢/"所谴责的是谁?()
    A

    郑庄公

    B

    C

    郑庄公与段

    D

    都无谴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郑伯克于鄢》一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A

    共叔段

    B

    郑庄公

    C

    郑武公

    D

    辛弃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A

    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

    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C

    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

    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郑虔是怎样刻苦学习,才得到了诗、书、画“三绝”的褒称?


    正确答案:郑虔,生卒年不详。今河南荥阳人。字弱齐。喜画山水,尤好书。他刚到长安时,比较贫穷,无力买纸,后来他听说慈恩寺存了几屋子柿叶,他就天天拿柿叶练习写字,把几屋子柿叶都写完了,从而练就了一手好字,被时人誉为“行草绝伦”的名书法家。同时他诗也很好,与杜甫、李白都是很好的诗朋酒友。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画,又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献给了唐玄宗,玄宗一看赞扬道:“画好,诗好,字更好。”就在纸尾写了“郑虔三绝”四字,并给他封个广文馆博士。郑虔三绝诗书画的名字就传开了。杜甫曾称赞他:“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唐吕总《续书评》把郑虔的真书行书誉为“风送云收,霞催月上”。传世书迹有石刻《祷华岳文》等。

  • 第14题:

    按《谷梁传》,/"郑伯克段于鄢/"所谴责的是谁?()

    • A、郑庄公
    • B、段
    • C、郑庄公与段
    • D、都无谴责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严月华女士的丈夫是()

    • A、魏绍相
    • B、包玉书
    • C、邵逸夫
    • D、严信才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 A、共叔段
    • B、郑庄公
    • C、郑武公
    • D、姜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


    正确答案:气象浑厚

  • 第18题:

    《诗经·郑风·子衿》塑造了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


    正确答案: 该诗塑造了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感情真挚的女主人公形象。全诗写她在城楼上等候她恋人的情景。先写“青青子衿”,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写相思萦怀之情。因不能与恋人相见,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最后,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一个痴情、缠绵,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 第19题: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诗经·郑风·子衿》塑造了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

    正确答案: 该诗塑造了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感情真挚的女主人公形象。全诗写她在城楼上等候她恋人的情景。先写“青青子衿”,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写相思萦怀之情。因不能与恋人相见,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最后,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一个痴情、缠绵,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

    正确答案: 气象浑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A

    共叔段

    B

    郑庄公

    C

    郑武公

    D

    姜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郑伯克段于鄢》分析郑庄公的形象。

    正确答案: 郑庄公,是一个既阴险又虚伪的诸侯形象。一开始姜氏的筹算其实就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从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了二十二年,这表现了郑庄公蓄谋已久。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郑庄公说:“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他总是装成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并且始终站在义的立场上,“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表明共叔段是在自杀而非他杀,这样就逃脱了杀弟的罪责,可见其狡猾又狠毒。
    郑庄公从一开始就识破了对方的计谋,他设下陷阱,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从表面上看,他好象处在被动的地位,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己”,进而把二邑归为己有,封地扩展到廪延,郑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他都不为所动。他的深藏不露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知道武姜开城作内应的确切时间后,郑庄公才发布讨伐共叔段的命令,使之彻底垮台。并把武姜逐到城颖,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此时,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郑庄公接受颍考叔的建议“阙地及泉,隧而相见”,不过是想掩盖自己丑恶的灵魂,集中地表现了他伪善的性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