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第1题:
第2题: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第3题:
关于唐代三省各自承担的秘书职能,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第4题:
以下哪个不是朱熹的著作()
第5题: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第6题: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自驳正”。下面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确立于隋朝,唐朝沿用②各有分工,又有合作③削弱了相权④加强了皇权
第7题:
《朱子语类》写道:“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种分工体现了()。
第8题:
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唐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体现三省分权制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第12题:
体现三省分权制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第13题:
第14题: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自驳正”。下面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1)确立于隋朝,唐朝沿用 (2)各有分工,又有合作 (3)削弱了相权 (4)加强了皇权
第15题:
宋代宰相实行“二府”制,这“二府”是()
第16题: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其论证决策阶段的运作程序是()
第17题: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第18题: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构是()
第19题:
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第20题: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第21题:
中书门下;审刑院
中书门下;枢密院
中书门下;审官院
御史台;谏院
第22题:
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
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废除丞相之后的新举措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