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第1题:
第2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3题:
高纬度地区雪线高度比低纬度地区高。
第4题:
气温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雪线位置最高处在赤道。
第5题:
和雪线高度相一致,地球上冰川的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自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在东西走向的山脉中,朝向极地的山坡冰川分布高度低于朝向赤道的山坡。
第6题:
雪线有什么指示意义?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高度上升
北温带的作物种植区向南扩展
青藏高原青稞的种植海拔下降
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第13题:
冰斗的位置是识别雪线位置的重要依据,其高度就是雪线的大致高度。
第14题:
冰川形成的条件:气温(),雪线高度();丰富的()。
第15题: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等于()。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要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第16题:
什么叫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不同纬度的雪线有什么变化规律?
第17题:
雪线高度和什么因子有关。
第18题: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正比,与将雨量成正比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正比,与降雪量成反比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反比,与降雪量成正比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反比,与降雪量成反比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