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13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

题目

古 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3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相似考题
更多“古 风 (其三十九) 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

    • A、李白
    • B、杜甫
    • C、白居易
    • D、王维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痛饮狂歌空度日,()。(杜甫《赠李白》)

    • A、秋来相顾尚飘蓬
    • B、飞扬跋扈为谁雄
    • C、未就丹砂愧葛洪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风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与冰川沉积地貌之间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由于风力和流水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形成砾石、砂、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冰川的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能发生,它的沉积物质颗粒大小混杂,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

  • 第4题:

    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是()

    • A、新安吏
    • B、春望
    • C、登高
    • D、《秋兴八首》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翻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正确答案: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 第6题: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胀腹大的病机是()

    • A、皆属于热
    • B、皆属于火
    • C、皆属于寒
    • D、皆属于心
    • E、皆属于风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将下列各字的声调归类:腰、远、望、婆、互、风、纸、举、验、完、把、题、努、喷、欧、诺、平、飘、浅、恰。 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正确答案:阴平:腰、风、喷、欧、飘|阳平:婆、完、题、平|上声:远、纸、举、把、努、浅;|去声:望、互、验、诺、恰

  • 第8题:

    冷嘲:热讽()

    • A、风刀:霜剑
    • B、绿肥:红瘦
    • C、谈古:论今
    • D、寒耕:暑耘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填空题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山中问答》中写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表明,李白的思想中有较强的()文化倾向。

    正确答案: 道家、佛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诗篇是()
    A

    王维的《少年行》(其一)

    B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C

    李白的《望天门山》

    D

    王昌龄的《出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秋燥与风温、伏暑在初起阶段的证候表现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①秋燥与风温,初起病变中心都在肺卫,不同的是,秋燥发于秋季,初起除有肺卫见证外,还不口鼻咽唇及皮毛干燥、咳嗽少痰等症状,且秋燥少见逆传心包变化。风温多发于冬、春两季,初起津液干燥证不明显。②秋燥与伏暑均发于秋季,初起亦都有表证,但伏暑起病急,变化多,病变中心不在肺,而以暑湿内蕴为主,见脘痞、苔腻、脉濡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将下列各字的声调归类:腰、远、望、婆、互、风、纸、举、验、完、把、题、努、喷、欧、诺、平、飘、浅、恰。 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正确答案: 阴平:腰、风、喷、欧、飘,阳平:婆、完、题、平,上声:远、纸、举、把、努、浅,,去声:望、互、验、诺、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将叶片和烟梗分开的条件有()

    • A、风分风速大于叶片飘悬风速
    • B、风分风速小子叶片飘悬风速
    • C、风分风速大于烟埂飘悬风速
    • D、风分风速小干烟梗飘悬风速

    正确答案:A,D

  • 第14题:

    风成波痕和流水波痕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流水波痕:在断面上常可见与陡坡面平行的紋层。
    风成波痕:极不对称,波脊或波峰处砂砾常比波谷处的更粗,甚至出现细小砾石。

  • 第15题:

    下列诗句描写的古代名人理解正确的是:() (1)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3)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 A、诸葛亮、屈原、文天祥、李白
    • B、李白、诸葛亮、屈原、文天祥
    • C、文天祥、李白、诸葛亮、屈原
    • D、屈原、文天祥、李白、诸葛亮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诗篇是()

    • A、王维的《少年行》(其一)
    • B、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 C、李白的《望天门山》
    • D、王昌龄的《出塞》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风飘万点正愁人”中“飘”的是()


    正确答案:花瓣

  • 第18题: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涉及筋病的条文有()

    •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B、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 C、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 D、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 E、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山中问答》中写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表明,李白的思想中有较强的()文化倾向。


    正确答案:道家、佛家

  • 第20题:

    下列诗歌属于律诗的有:()

    • A、李白《将进酒》
    • B、杜甫《登高》
    • C、杜牧《山行》
    • D、杜甫《春望》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全诗的感情基调并非是昂扬奋发,而是表达了作者对韶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及自身遭际的激愤的思想感情。

  • 第22题:

    问答题
    翻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正确答案: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冷嘲:热讽()
    A

    风刀:霜剑

    B

    绿肥:红瘦

    C

    谈古:论今

    D

    寒耕:暑耘


    正确答案: D
    解析: “冷”和“热”是反义词,“嘲”和“讽”是近义词;“寒”和“暑”是反义词,“耕”和“耘”是近义词。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