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
第1题: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第2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分)
( 2 ) 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第3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
(2)历史背录.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杜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第4题: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9分)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第5题: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
第6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影响: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7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争夺该地就可以称霸整个世界,且这里是沟通欧亚非地区的要道。;巴以冲突。
第8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
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志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秩序。
第9题:
第10题: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在seo中什么是内容质量。
第11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归纳其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
第12题:
第13题: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第14题: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分)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铁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15题: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10分)
(2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杜会铁序。
第16题: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第17题: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
海南省(或海南)。
第18题:
(4)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美国发展史中能借鉴些什么?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恰当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等。
第19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对工业的调整。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
第20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英国当时是侵华殖民利益最大的国家。中国工人阶级参加五四运动引起英国殖民当局的恐慌,害怕运动触动英国的在华利益。
第21题:
第22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第23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