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第1题:
第2题:
人类对城市土地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因而同数量的城市土地比农业用地价值要高得多。
第3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分散”时期指的是()。
第4题:
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典型表现类型是,高附加价值的金融、贸易公司总部职能集中于(),办公职能和研究开发职能集中在(),而生产部门则广泛分布在()。
第5题: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第6题:
绝对集中阶段
相对集中阶段
相对分散阶段
绝对分散阶段
第7题:
内边缘带
外边缘带
城市阴影区
外围农业区
第8题:
某城市住房非常昂贵,许多人都是在郊区租房,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
某城市近几年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因此城市人口总数下降
某郊区小镇最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与城区接壤后被合并在城市中
某城市为了维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将大批工厂迁到郊区,从而导致城区人口大幅减少
第9题: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人口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
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
区域内部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第10题: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的城市。
第11题: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人口的合理布局。其中中等城市是指()。
第12题:
下列选项中,将影响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的是()。
第13题: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法》规定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4题:
在城市边缘区结构中,C·伯里安特具体划分城乡连续带为四个带,并阐明其与城市的关系。其中()表示自然景观受城市的影响小,但已有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用地存在,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影响。
第15题: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第16题:
近郊区和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
近郊区和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近郊区和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近郊区和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第17题:
世界城市的中心部;世界城市的郊区:发展中国家
世界城市的郊区;世界城市的中心部;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的中心部;世界城市的郊区
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的郊区;世界城市的中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