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 第2题:

    试述科尔伯特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A、前习俗阶段。儿童此时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为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也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也称原则的道德水平。此时人们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

  • 第3题:

    简述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或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1.埃里克逊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生。
    2.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也就发展了一步。
    3.埃里克逊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4.人格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点是他的独特之处。
    5.他不把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限于生理的驱力,而是注意了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响。
    6.每个阶段都提出了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这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学校教育中学生人格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他的阶段论是根据他的经验总结而来,还缺乏可观的科学实验根据;而且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强调了本能,把本能说成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忽视了人的意识、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 第4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 第5题: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人生发展阶段-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人的整个一生,提出著名的人生发展阶段和自我同一理论。1、婴儿期:0-1岁,信任与不信任;2、幼儿期:1-3岁,自主与害羞怀疑;3、嬉戏期:4-5岁,主动性与内疚;4、学龄期:6-11岁,勤奋与自卑;5、少年期:12-18岁,认同与混淆;6、青年期:18-30岁,亲密与孤独;7、成年期:30-60岁,创造与静止停滞;8、老年期:60岁以上,完善感与失落感。

  • 第6题:

    试比较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正确答案: (1)共同点:均看重人格动力;新的基本观念建立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都强调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
    (2)差异:
    A、代表人物和各自的理论
    B、对自我的强调不同、
    C、对社会因素的强调不同、
    D、古典理论持人性恶论,新理论持人性善论。

  • 第7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的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成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他对自我赋予了积极的特征:比如信任、希望、独立、自主、创造等埃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的青年的后期,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渐成说。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肌肉—肛门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运动—性器阶段,主动对内疚潜伏阶段,勤奋对自备。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成年后期,自我整合对绝望。

  • 第8题:

    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 B、瓦龙
    • C、埃里克森
    • D、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是当代新精神分析的理论权威、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

    正确答案: 弗罗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或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1.埃里克逊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生。
    2.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也就发展了一步。
    3.埃里克逊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4.人格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点是他的独特之处。
    5.他不把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限于生理的驱力,而是注意了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响。
    6.每个阶段都提出了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这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学校教育中学生人格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他的阶段论是根据他的经验总结而来,还缺乏可观的科学实验根据;而且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强调了本能,把本能说成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忽视了人的意识、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属于精神分析的理论。
    ()


    答案:对
    解析:
    埃里克森的学说是在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精神分析的理论。

  • 第14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每个阶段冲突的问题的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赖与不信赖。
    第二阶段:自主与怀疑、羞愧。
    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
    第七阶段:繁衍与停滞。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

  • 第15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 第16题:

    ()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 A、皮亚杰
    • B、弗洛伊德
    • C、华生
    •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新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以阿德勒为例说明这种变化。


    正确答案: 1.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潜意识,强调本能需要对人的作用。
    2.精神分析治疗都会通过分析来访者的梦和联想来解释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
    3.精神分析理论家不再强调性本能冲动在潜意识中的作用。
    4.不少新精神分析治疗师从对个体内心冲突的分析转向了个体之间关系的分析。
    5.比如阿德勒强调个体寻求优越的需要和反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同生活风格。

  • 第18题:

    ()是当代新精神分析的理论权威、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


    正确答案:弗罗姆

  • 第19题:

    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 A、埃里克森
    • B、费斯廷格
    • C、班杜拉
    • D、皮亚杰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每个阶段冲突的问题的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赖与不信赖。
    第二阶段:自主与怀疑、羞愧。
    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
    第七阶段:繁衍与停滞。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埃里克森

    B

    费斯廷格

    C

    班杜拉

    D

    皮亚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正确答案: (1)共同点:均看重人格动力;新的基本观念建立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都强调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
    (2)差异:
    A、代表人物和各自的理论
    B、对自我的强调不同、
    C、对社会因素的强调不同、
    D、古典理论持人性恶论,新理论持人性善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