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第1题:
以下种说法正确的是
A、心者,生之本
B、肺者,后天之本
C、肝者,水谷之海
D、脾者,封藏之本
E、肾者,仓廪之本
第2题:
第3题: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第4题: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第5题: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的不同,体现了()
第6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是()
第7题:
苏轼提出的观点:“了然于心者,而况能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达是以期达到“()”的目的。
第8题:
王安石
郭象
刘勰
许慎
第9题:
僧侣与世俗人的对立
上帝之臣与世俗之臣的对立
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
教皇与皇帝的二元对立
第10题:
心外无物
天地为万物之本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第11题:
第12题: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第13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C.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D.承认矛盾观点与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第14题:
第15题: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是谁说的?()
第16题:
“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之天犹今之天也,今之天即古之天也”,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反映了()
第17题:
“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
第18题:
立法需要“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是下列哪位政治家提出的()
第19题:
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⑤人病则忧惧,忧惧愚昧见鬼出 ⑥气者,理之所依也
第20题:
“心外无物”
“天地为万物之本”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第21题:
张居正
范仲淹
丘濬
王安石
第22题:
王安石
苏轼
范仲淹
岳飞
第23题: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