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第1题:
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升值
B.欧元区经济低迷
C.巨额财政赤字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
第2题:
第3题:
欧债危机的本源是欧元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前这种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仅仅表现在二三线国家,而在欧债危机被一次次进行施救之后,欧元区一线国家也出现明显的疲态。8月欧元区核心国家的经济数据发出了极负面的预警。德法两国的数据说明,欧元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增长率已经近零,虽然我们不能得出德法两国是被希腊这样的国家拖下水的结论,但德法两国已经没有余力救助欧元区二三线国家,则是事实。而没有了德法两国经济支撑的欧元区,会发生什么事是可以预期的,强势欧元则是不能预期的。下列各项与材料符合的是:()
第4题:
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5题:
2012年9月5日,1欧元兑换7.9525元人民币。2013年1月5日,100元人民币兑换12.28欧元。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①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②能从欧元区国家进口更便宜的产品 ③增强我国产品在欧元区国家的竞争力 ④欧元区国家可能扩大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第6题:
下列属于欧洲货币贷款的是()。
第7题: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采取了包括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紧缩政府财政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力阻债务危机多米诺骨牌式蔓延,但效果不理想,危机仍在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欧债危机也给亚太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当前外贸形势,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①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②积极应对挑战,消除全球化的不良影响③发挥宏观调控基础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第8题:
日本——欧元区——中国——美国
中国——美国——日本——欧元区
日本——欧元区——美国——中国
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
第9题:
支持国际组织救助欧元
将尽一切努力救助欧元
援助计划不应作为长期方案
收购债券未受外界压力
第10题:
如果希腊减少福利,或者实现了经济大幅发展,则可以解决债务危机。
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得到合理解决,就不会对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希腊要解决债务危机,但还无法实现经济大幅发展,就必须减少福利。
如果希腊不减少福利,或者不能实现经济大幅发展,将会对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第11题:
A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
A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
A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
A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作何反应?()
第16题:
今年以来,欧元区失业率扶摇直上,这是欧债危机加剧一手造成的,欧元区17国中,有近半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欧债危机“绊”住了世界经济,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欧盟经济每下跌1%,中国出口就要下跌6%。为此我国政府表示“中国愿意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愿与欧元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政治学依据。
第17题:
中国居民对德国汽车的需求上升将导致()。
第18题:
A国的货币是钉住美元,若美元对欧元贬值,则下列何者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第19题:
2010年5月以来。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波及整个欧元区国家。拥有近3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购买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国债,采取了坚决支持欧元的立场。因为() ①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②可使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 ③可增强我国对欧元区的控制④可使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第20题:
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较为严重的国家长期奉行高福利政策
欧元区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国际投机资本及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加深了欧债危机
在欧元区,各成员国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加大了统一协调处理危机的难度
第21题:
在中国的欧元供给增加
在中国的欧元供给减少
中国居民对欧元的需求下降
中国居民对欧元的需求上升
第22题:
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贸易下降
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不断增长
中国对欧洲的进口贸易下降
人民币对欧元持续升值
第23题:
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