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按照斯密的观点,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②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④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目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按照斯密的观点,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②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④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似考题
更多“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按照斯密的观点,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②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④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年来,中国先后在非盟、欧盟、东盟境内设立经贸合作区,促进中国企业集群式跨国发展。这表明()

    A“引进来”是引进外资,“走出去”是对外直接投资

    B我国坚持“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我国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

    D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可以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B
    A不符合题意,引进来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出去即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再创造科技附加值。走出去是指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B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国先后在非盟、欧盟、东盟境内设立经贸合作区”可体现。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D不符合题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能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 第2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①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2017年10月17日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5159家境外企业新增(),累计实现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下降49%,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进一步有效遏制。

    • A、非金融类间接投资
    • B、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 C、直接投资
    • D、间接投资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随着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更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分工加入全球价值链,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和贸易增速将高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对全球贸易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②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遏制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释放 ③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本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快速同步增长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6题:

    2015年1——9月,我国累计实现对外投资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对外投资并购项目共324起,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201.8亿美元,涉及信息传输、制造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18个行业大类。对外投资、并购有利于我国() ①利用国际资源,拓宽国际市场 ②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③融入经济全球化,减低企业经营风险 ④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B

  • 第7题:

    2015年1月至4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4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变化 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明显增强 ③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②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③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④摆脱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B、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 C、拓展国际市场
    • D、改善投资环境
    • E、扩大对外投资

    正确答案:A,B,C,D,E

  • 第10题:

    多选题
    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

    促进生产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C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D

    扩大劳动就业

    E

    丰富国内市场供应

    F

    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正确答案: F,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6亿,同比增长29%。按照斯密的观点,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本利用率 ②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分工发展与国民财富的增长 ④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比较优势的问题,因此①发挥比较优势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对外投资,但并没有强调要摆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③不符合题意;加大对外投资,依据亚当·斯密的观点,有利于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国际分工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④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农业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是()。
    A

    区域绝对优势的持久增进

    B

    区域比较优势的持久增进

    C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D

    企业利润的提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区域比较优势的持久增进是农业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衡量分工是否合理的客观标准。区域农业比较优势是资源、市场、环境、区位、技术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第13题:

    职业培训的作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预防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 A、促进生产发展
    • B、促进经济效益
    • C、促进就业
    • D、促进工作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B、促进生产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C、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 D、扩大劳动就业
    • E、丰富国内市场供应
    • F、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D,E

  • 第15题:

    自200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2013年同比增长16.8%。这得益于()①我国成功解决了各种贸易摩擦和冲突②政府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等政策③政府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④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国际经营能力增强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如果算上中国企业在第三地的融资再投资,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左右,超过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表明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反映() ①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③我国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④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率最好的办法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B、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 C、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 D、引导资本的投向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新华网消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在“国际华资企业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并与外国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回答下列各题。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有利于() ①实现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④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2013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

    • A、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 B、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
    • C、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 D、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
    • B、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 C、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 D、自然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农业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是()。

    • A、区域绝对优势的持久增进
    • B、区域比较优势的持久增进
    •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D、企业利润的提高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

    B

    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C

    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D

    自然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职业培训的作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预防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A

    促进生产发展

    B

    促进经济效益

    C

    促进就业

    D

    促进工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