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最确切的诊断和最有益的治疗是()(提示:患者再次行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0.5cm×0.8cm溃疡,边界清楚,表面覆少量白苔,结肠余处未见异常”。)A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B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激素C非特异性结肠溃疡,肛塞柳氮磺胺吡啶D结肠癌,手术E非特异性结肠溃疡,口服硫唑嘌呤

题目
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最确切的诊断和最有益的治疗是()(提示:患者再次行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0.5cm×0.8cm溃疡,边界清楚,表面覆少量白苔,结肠余处未见异常”。)

A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B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激素

C非特异性结肠溃疡,肛塞柳氮磺胺吡啶

D结肠癌,手术

E非特异性结肠溃疡,口服硫唑嘌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最确切的诊断和最有益的治疗是()(提示:患者再次行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0.5cm×0.8cm溃疡,边界清楚,表面覆少量白苔,结肠余处未见异常”。)”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一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 A、观察,不予处置
    • B、结肠部分切除术
    • C、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 D、质子泵抑制剂
    • E、抗生素
    • F、定期复查结肠镜
    • G、化疗

    正确答案:C,E,F

  • 第2题:

    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提问: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 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
    • 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正确答案:E,F

  • 第3题:

    下列不属于早期食管癌的食管钡餐造影表现的是()。

    • A、斑块型病变处黏膜不规则,稍有肿胀隆起,表面粗糙呈颗粒状,黏膜粗细不均,可有中断,如卧蚕状,或伴有浅表糜烂的小龛影,局部管壁略僵硬
    • B、乳头型肿瘤呈结节状、乳头状或息肉状隆起,突入管腔,形成充盈缺损,其边缘与周围黏膜分界清楚,局部黏膜中断,管壁舒张度差,瘤体表面偶见糜烂,似橘皮状
    • C、腔内型病变处见管腔内息肉状充盈缺损,并浸润食管肌层壁,肿瘤表面有糜烂或溃疡所致的斑片状的钡剂残留,钡流受阻明显
    • D、糜烂型病变处黏膜紊乱中断,有糜烂或浅表溃疡,钡餐造影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存钡区,也可呈虚线状或地图状改变
    • E、平坦型癌肿位于黏膜表面,病变处黏膜既无隆起,又无凹陷,局部黏膜仅呈充血改变,食管造影常常无阳性表现,有时可见局部管壁略僵硬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患者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提示:2d前患者持续性左下腹痛,排便1次,为成形便,含少量鲜血,无黏液及脓液。)

    • A、结肠癌
    • B、溃疡性结肠炎
    • C、非特异性结肠溃疡
    • D、缺血性结肠炎
    • E、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单选题
    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最确切的诊断和最有益的治疗是()(提示:患者再次行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0.5cm×0.8cm溃疡,边界清楚,表面覆少量白苔,结肠余处未见异常”。)
    A

    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B

    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激素

    C

    非特异性结肠溃疡,肛塞柳氮磺胺吡啶

    D

    结肠癌,手术

    E

    非特异性结肠溃疡,口服硫唑嘌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者男,57岁。反复便血4个月。患者4个月前,排便时发现粪便表面附着少量鲜血,未予理会,以后常常发现粪便表面带血,无黏液及脓,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每日一次。发病以来无发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状态好,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本例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在进镜25cm处见-隆起性病变,短蒂,表面较光滑,明显发红,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其他部位黏膜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病理诊断:结肠管状腺瘤。对于该病例可给予哪些处置()。

    • A、观察,不予处置
    • B、结肠部分切除术
    • C、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 D、质子泵抑制剂
    • E、抗生素
    • F、定期复查结肠镜

    正确答案:C,E,F

  • 第7题: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为明确诊断,以下检查中应首选()

    • A、超声内镜检查
    • B、增强CT检查
    • C、MR检查
    • D、DSA检查
    • E、高分辨率变焦扩大内镜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不属于早期食管癌食管钡餐造影表现的是()。

    • A、糜烂型病变处黏膜紊乱中断,有糜烂或浅表溃疡,钡餐造影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存钡区,也可呈虚线状或地图状改变
    • B、斑块型病变处黏膜不规则,稍有肿胀隆起,表面粗糙呈颗粒状,黏膜粗细不均,可有中断,如卧蚕状,或伴有浅表糜烂的小龛影,局部管壁略僵硬
    • C、腔内型病变处见管腔内息肉状充盈缺损,并浸润食管肌层壁,肿瘤表面有糜烂或溃疡所致的斑片状的钡剂残留,钡流受阻明显
    • D、乳头型肿瘤呈结节状、乳头状或息肉状隆起,突入管腔,形成充盈缺损,其边缘与周围黏膜分界清楚,局部黏膜中断,管壁舒张度差,瘤体表面偶见糜烂,似橘皮状
    • E、平坦型癌肿位于黏膜表面,病变处黏膜既无隆起,又无凹陷,局部黏膜仅呈充血改变,食管造影常常无阳性表现,有时可见局部管壁略僵硬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患者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提示:2d前患者持续性左下腹痛,排便1次,为成形便,含少量鲜血,无黏液及脓液。)
    A

    结肠癌

    B

    溃疡性结肠炎

    C

    非特异性结肠溃疡

    D

    缺血性结肠炎

    E

    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