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智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题目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智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盗窃罪的认定。在本题中,王某利用他人酒醉的状态,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实际上是采用了秘密窃取的手段窃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所以,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更多“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智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根据题目回答76-80题: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

    第76题: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可撤销行为

    D.待生效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B
    解析:王某趁被害人不知道而秘密将其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其欺骗行为并不针对被害人,而是其他对财物没有管理、占有权利的人,因此,行为应该成立盗窃罪。

  • 第3题:

    王某见一男子喝的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是自己的朋友,将男子扶到僻静无人处,悄悄拿走了皮包(内有现金3500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盗窃罪的认定。在本题中,王某利用他人酒醉的状态,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实际上是采用了秘密窃取的手段窃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所以,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第4题: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智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B
    107.B【解析】考查要点是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由于被害人喝醉不是王某灌醉的,所以王某没有实施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劫罪;虽然王某也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导致王某获得财物,所以不构成诈骗罪;由于被害人已经喝醉,神志不清,不可能对王某的犯罪事实有认识,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夺罪;王某利用被害人喝醉的事实,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拿走,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

  • 第5题: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答案:B
    解析:
    【精解】由于被害人喝醉与王某无关,所以王某没有实施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劫罪。虽然王某也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导致王某获得财物,所以不构成诈骗罪。由于被害人已经喝醉,神志不清,不可能对王某的犯罪事实有认识,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夺罪。王某利用被害人喝醉的事实,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拿走,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