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针对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来维护自身利益。这表明( )。A.发展对外贸易能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B.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利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和利益C.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国内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D.我国坚持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题目

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针对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来维护自身利益。这表明( )。

A.发展对外贸易能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B.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利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和利益

C.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国内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D.我国坚持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考题
更多“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针对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承诺人世后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行货物进出口,包括国家专营商品
    B.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进口成员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选择替代国价格的做法,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生效15年后终止
    C.非专向补贴通常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
    D.针对中国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在实施条件上与保障措施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实施程序上相对简便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议定书。关于经营权的放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规定,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3年内,除国家专营商品外,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行货物进出口。A错误。依议定书的规定,在议定书生效时,如果进口成员的国内法含有市场经济标准,一旦中国根据进口成员的国内法,确立中国在某一产业或部门方面是市场经济,上述倾销确定中有关方法的选择的规定应终止。无论中国能否证明市场经济这一点,上述选择方法的规定在议定书生效15年后终止。如果中国确立某一具体产业或部门通行市场经济条件,上述非市场经济的规定对该产业或部门不再适用。B正确。C正确,非专向补贴通常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但如果中国政府提供的补贴的主要接受者是国有企业,或者接受了补贴中不成比例的大量数额,该补贴视为专向补贴。C项中用了“通常”是正确的。D不正确,动用特保措施比动用一般保障措施更容易一些。

  • 第2题:

    关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承诺“人世”后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行货物进出口,包括国家专营商品
    B、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进口成员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选择替代国价格的做法,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生效15年后终止
    C、非专向补贴通常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
    D、针对中国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在实施条件上与保障措施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实施程序上相对简便

    答案:B,C
    解析:
    关于经营权的放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规定,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3年内,除国家专营商品外,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行货物进出口,A错误。依《议定书》的规定,在议定书生效时,如果进口成员的国内法含有市场经济标准,一旦中国根据进口成员的国内法,确立中国在某一产业或部门方面是市场经济,上述倾销确定中有关方法的选择的规定应终止。无论中国能否证明市场经济这一点,上述选择方法的规定在《议定书》生效15年后终止。如果中国确立某一具体产业或部门通行市场经济条件,上述非市场经济的规定对该产业或部门不再适用。B正确。C正确,非专向补贴通常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但如果中国政府提供的补贴的主要接受者是国有企业,或者接受了补贴中不成比例的大量数额,该补贴视为专向补贴。C项中用了“通常”是正确的。D不正确,动用特保措施比动用一般保障措施更容易一些。

  • 第3题:

    关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承诺人世后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行货物进出口,包括国家专营商品
    B、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进口成员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选择替代国价格的做法,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生效15年后终止
    C、非专向补贴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包括中国对所有国有企业的补贴
    D、针对中国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在实施条件上与保障措施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实施程序上相对简便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义务【详解】依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5条“贸易权”的规定,在不损害中国以与符合《WTO协定》的方式管理贸易的权利的情况下,中国应逐步放宽贸易权的获得及其范围,以便在加入后3年内,使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均有权在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内从事所有货物的贸易,但附件2A所列依照本议定书继续实行国营贸易的货物除外。此种贸易权应为进口或出口货物的权利。对于所有此类货物,均应根据GATT1994第3条,特别是其中第4款的规定,在国内销售、许诺销售、购买、运输、分销或使用方面,包括直接接触最终用户方面,给予国民待遇。对于附件2B所列货物,中国应根据该附件中所列时间表逐步取消在给予贸易权方面的限制。中国应在过渡期内完成执行这些规定所必需的立法程序。所以A选项错误。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规定,在根据GATT1994第6条和《反倾销协定》确定价格可比性时,该WTO进口成员应依据下列规则,使用接受调查产业的中国价格或成本,或者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ii)如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d)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则(a)项的规定即应终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中须包含有关市场经济的标准。无论如何,此项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终止。此外,如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一特定产业或部门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a)项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不得再对该产业或部门适用。所以B选项正确。反补贴措施连同反倾销、保障措施一起,被视为世贸组织允许的对本国产业实行保护的合法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在第10条“补贴”中规定,(1)中国应通知WTO在其领土内给予或维持的、属《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协定》”)第1条含义内的、按具体产品划分的任何补贴,包括《SCM协定》第3条界定的补贴。所提供的信息应尽可能具体,并遵循《SCM协定》第25条所提及的关于补贴问卷的要求。(2)就实施《SCM协定》第1条第2款和第2条而言,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将被视为专向性补贴,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是此类补贴的主要接受者或国有企业接受此类补贴的数量异常之大的情况下。(3)中国应自加入时起取消属《SCM协定》第3条范围内的所有补贴。所以C选项错误。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规定,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根据《保障措施协定》采取措施。任何此种请求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如在这些双边磋商过程中,双方同意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产品是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并有必要采取行动,则中国应采取行动以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任何此类行动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如磋商未能使中国与有关WTO成员在收到磋商请求后60天内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WTO成员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所必需的限度内,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任何此类行动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过渡性保障措施,在实施条件上与保障措施的要求有所差别,在实施程序上也不简便。所以D选项错误。

  • 第4题: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措施存在很大的不同,依中国《保障措施条例》及《反倾销条例》,下面有关保障措施及反倾销措施的陈述正确的是哪些?( )

    A.反倾销针对来源,而保障措施不针对来源
    B.在因果关系上保障措施中没有进口增加就没有国内产业损害
    C.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均有价格承诺
    D.保障措施针对的产品范围应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答案:A,D
    解析:
    ,反倾销针对来源,而保障措施不针对来源。B错,在保障措施的因果关系上,只要求进口增加是原因之一即可,被调查对象是原因之一,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因于被调查对象。C错,反倾销有价格承诺,保障措施没有价格承诺。D对。《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和第29条,保障措施的调查针对所有来源的进口产品,其适用范围应与调查范围保持一致,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数量限制的形式。因果关系的要求,决定了措施适用范围与调查范围的一致性,这也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所支持。

  • 第5题: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措施存在很大的不同。依中国《保障措施条例》及《反倾销条例》,下面有关保障措施及反倾销措施的陈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


    A.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均是针对特定来源货物的进口实施

    B.保障措施中没有进口增加就没有国内产业损害

    C.反倾销有价格承诺,保障措施没有价格承诺

    D.保障措施针对的产品范围应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管理制度____贸易救济措施____反倾销。A错,反倾销针对来源,而保障措施不针对来源。B错,在保障措施的因果关系上,只要求进口增加是原因之一即可,被调查对象是原因之一, 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因于被调查对象。C对,反倾销有价格承诺,保障措施没有价格承诺。D对。 依《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和第29条,保障措施的调查针对所有来源的进口产品,其适用范围应与调查范围保持一致;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数量限制的形式。因果关系的要求决定了措施适用范围与调查范围的一致性,这也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