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A.再犯故意犯罪B.再犯过失犯罪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题目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A.再犯故意犯罪

B.再犯过失犯罪

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缓刑的法律后果。《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间,再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更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六千余元的财物。对甲应当:(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从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明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盗窃价值约6000余元的财物。对甲应当(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与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并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缓刑的撤销。《刑法》第77条第l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因此,只要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又犯新罪,无论是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予以并罚。本题中,甲的盗窃罪是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实施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也应当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并罚。正确答案是C.

  • 第3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缓刑制度,对此逐项解析:(1)A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因为缓刑使用的对象条件:一是原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是不能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而“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且从法理上分析也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一者因为“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不仅包括了故意杀人罪,还包括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故意伤害罪等:二者即使就故意杀人罪而言,虽然该罪的法定刑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232条),但根据《刑法》第99条的规定“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也就是说,原判刑罚是3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罪,如果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如属激情犯罪)和悔罪表现,当然可以使用缓刑。(2)B选项的错误很清楚,因为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最低不能少于2个月。(3)C选项的错误在于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条件应当有三个:一是没有犯新罪:二是没有发现有漏罪:三是没有违反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虽然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但情节尚未达到严重的。所以仅仅说“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是错误的。(4)D选项的错误在于新罪与原罪的并罚方法并不存在先减后并问题,对于缓刑而言,由于实际上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并不存在“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考验期内不论是犯新罪还是发现漏罪,都是直接依照《刑法》第69条之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罚。

  • 第4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负责考察。在下列情形中,应当撤销缓刑的有:( )

    A.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B.缓刑考验期满一年内,发现故意犯罪的
    C.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D.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要求撤销缓刑的
    E.公安机关要求撤销缓刑的

    答案:A,C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第5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的,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应当在撤销缓刑的基础上,对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
    解析:
    (1)这种说法对错参半.
    (2)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5年以内.因为在缓刑考验期还未满的情况下,既有可能原判刑罚在期满后不再执行,也有可能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总之在这个阶段不具备“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的条件.所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3)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数罪并罚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便于审判人员科学地对犯罪分子判处适当的刑罚,保证罚当其罪.对于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的,当然应当撤销缓刑.但是此时如果仅仅是执行原判刑罚是不够的,因为这会导致犯罪分子的新罪得不到惩罚,会导致罪行重而刑罚轻的局面.所以,《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 第6题:

    张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法院经审理后,决定对张某适用缓刑4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司法机关发现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盗窃了某商场一台价值4000元的彩色电视机。对于张某应当()。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甲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下列属于撤销甲缓刑的法定情形的是()。

    • A、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甲再犯抢夺罪
    • B、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甲被宣告缓刑执行之前,还涉嫌盗窃罪
    • C、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甲多次无辜殴打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情节严重
    • D、在缓刑考验期限限内,甲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6000余元的财物。对张某应当()

    •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
    • 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 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从罚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B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C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明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盗窃价值约6000余元的财物。对甲应当(  )。[2007年真题]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与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并罚

    D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了撤销缓刑的三种情况:①再犯新罪,即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②发现漏罪,即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③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行为。

  • 第13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刘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得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ABCD
    (1)选项A:对累犯不得判处缓刑是正确的,但法律并不禁止对暴力性犯罪判处缓刑。只要宣告刑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的,都可以被判处缓刑;(2)选项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3)选项C:有三种情况都可以撤销缓刑:犯新罪、被发现漏罪、违反缓刑的规定情节严重。(4)选项D:被判处缓刑的人,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因此不存在先减还是先并的问题。在撤销缓刑后.直接以原判刑罚(而不是考验期)和新罪或者漏罪并罚即可。

  • 第14题:

    在下列情形中,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

    C.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D.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这四种情形都属于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前犯有数罪的情形,符合数罪并罚的条件。

  • 第15题:

    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缓刑考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6000余元的财物。对张某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
    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从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执行问题。发现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 第16题:

    卞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查获卞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交通肇事罪。对卞某的行为,如何处理?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撤销缓刑的一种情况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本案交通肇事罪是在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再实施的;另外累犯的构成必须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才可以,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

  • 第17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符合《刑法》规定的有( )。

    A.对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B.对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宣告缓刑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发现漏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执行
    E.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后数罪并罚,已经执行的缓刑期间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缓刑的适用。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也会被撤销缓刑。所以选项C错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罪按照《刑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所以选项E错误。

  • 第18题:

    关于缓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 C、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下列属于撤销甲缓刑的法定情形的是()。

    • A、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甲再犯抢夺罪
    • B、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甲被宣告缓刑执行之前,还涉嫌盗窃罪
    • C、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甲多次无辜殴打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情节严重
    • D、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甲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积极退赃并兼具其他量刑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和后罪从重处罚
    •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

    对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缓刑制度,对此逐项解析:(1)A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因为缓刑使用的对象条件一是原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是不能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而"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且从法理上分析也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一者因为"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不仅包括故意杀人罪,还包括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故意伤害罪等,二者即使就故意杀人罪而言,虽然该罪的法定刑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232条),但根据《刑法》第99条的规定,"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也就是说,原判刑罚是三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罪,如果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如属激情犯罪)和悔罪表现,当然可以使用缓刑。(2)B选项的错误其实很清楚,因为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最低不能少于2个月。(3)C选项的错误在于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条件应当有三个,即一是没有犯新罪,二是没有发现有漏罪,三是没有违反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虽然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但情节尚未达到严重的,所以仅仅说"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是错误的。(4)D选项的错误在于新罪与原罪的并罚方法并不存在先减后并问题,对于缓刑而言,由于实际上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并不存在"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考验期内不论是犯新罪还是发现漏罪,都是直接依照《刑法》第69条之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罚。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对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缓刑使用的对象条件:①原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②不能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且从法理上分析也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因为“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不仅包括了故意杀人罪,还包括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故意伤害罪等,并且,即使就故意杀人罪而言,虽然该罪的法定刑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根据《刑法》第99条的规定“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的规定,原判刑罚是3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罪,如果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当然可以使用缓刑。因此,实施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时,也可以宣告缓刑。
    B项,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最低不能少于2个月
    C项,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条件应当有三个:①没有犯新罪;②没有发现有漏罪;③没有违反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虽然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但情节尚未达到严重的。因此,仅说“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是错误的。
    D项,对于缓刑而言,缓刑期考验期满,则原判刑罚相当于不再执行。由于实际上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并不存在“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考验期内不论是犯新罪还是发现漏罪,都是直接依照《刑法》第69条之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