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认为妻子与其离婚。是妻姐丁某从中挑拨所致,遂产生杀死丁及其家人后劫持飞机逃往台湾之念,并得到乙的赞同。之后,甲乙二人购买催泪枪一支,并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了两次登机试验。同时又准备了毒药“赤血盐”,用于杀害丁及其家人。甲乙二人决定于1999年11月6日晚,杀死丁及其全家后乘长春市至厦门市的班机将飞机劫持至台湾。11月3日,由甲出资、乙去长春购买了11月7日长春市至厦门市的飞机票二张。后来,乙感到害怕,独自一人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甲抓获,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1)甲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2)乙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第1题:
甲某认为妻子与其离婚.是妻姐丁某从中挑拨所致,遂产生杀死丁及其家人后劫持飞机逃往台湾之念。并得到乙的赞同。之后,甲乙二人购买催泪枪一支,并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了两次登机试验。同时又准备了毒药“赤血盐”,用于杀害丁及其家人。甲乙二人决定于1999年11月6日晚。杀死丁及其全家后乘长春市至厦门市的班机,将飞机劫持至台湾。11月3日,由甲出资、乙去长春购买了11月7日长春市至厦门市的飞机票二张。后来,乙感到害怕,独自一人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甲抓获,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1)甲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2)乙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甲某听说乙某家里有钱,便试图绑架乙某的女儿丁某以此来勒索钱财,某日甲某来到乙某女儿丁某所在的学校向该校正在上课的老师谎称丁某的奶奶在外地出车祸,需要见丁某最后一面,将丁某骗出学校,乘车赶到其老家,次日上午,甲某给乙某打电话,要他准备赎金50万元。但其多次打电话到乙家勒索赎金无果。甲某带丁某从老家返回原地的途中,认为绑架未勒索到钱财,放了她又怕她告发,遂决意将丁某杀害。于是中途下车,采取捂嘴、卡颈等手段将丁某杀死,把尸体抛于水沟,又把丁的书包扔到菜田内,拦车逃离现场。甲某杀害丁某后,仍继续向乙家打电话勒索赎金,后被抓获归案。经法医鉴定,丁某系生前被他人捂嘴、卡颈所致窒息死亡。对于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第6题:
丁某、丁妻、丁子及邻居王某正在丁家闲聊,丁家刚买的彩电爆炸,将他们不同程度炸伤,经鉴定是电视机内部短路造成,()均有权要求销售者赔偿。
第7题:
吴某嗜赌,导致夫妻不和。一日,吴某赌输回家,寻妻泄气。在与其妻殴打过程中,突生杀人之念,遂举菜刀将妻砍伤,并欲进一步行凶。恰逢邻居赶到,将吴某手中菜刀抢下,对其进行教育。吴某息怒,略有悔悟,及时送其妻去医院,不久其妻痊愈出院。回答下列问题。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第8题:
李某与孙某共谋杀害丁,当日李某突然腹痛未赶至丁家,孙某一人杀死了丁。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
第9题:
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犯的故意杀人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应数罪并罚
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如果认为即使及时送医仍会死亡,也不应认为与妻子郭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无因果关系
妻子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第10题:
何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何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何某构成重大飞行事故罪
何某不构成犯罪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王某决意与其妻离婚,其妻拒不同意。王某遂多次在亲友面前及其妻同事面前对其妻进行侮辱嘲弄,贬低其人格,让其当面出丑。其妻实在不堪忍受,留下遗书,服毒自杀。王某的行为构成()
A.虐待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故意杀人罪
第14题:
丁某、丁妻、丁子及邻居王某正在丁家闲聊,丁家刚买的彩电爆炸,将他们不同程度炸伤,经鉴定是电视机内部短路造成,()均有权要求销售者赔偿。
A.丁某
B.丁妻
C.丁子
D.王某
第15题:
第16题:
张某患有精神病,他完全不能识别和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张某之妻丁某代其进行民事活动,在代理中()。
第17题:
丁某与李某结婚多年,现两人准备离婚,丁某不可以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是()。
第18题:
依据过错主义离婚原则中的判决离婚抗辩权,下列案例中没有体现判决离婚抗辩权的是()
第19题:
王某决意与其妻离婚,其妻拒不同意。王某遂多次在亲友面前及其妻同事面前对其妻进行侮辱嘲弄,贬低其人格,让其当面出丑。其妻实在不堪忍受,留下遗书,服毒自杀。王某的行为构成()
第20题:
何某有外遇,欲与其妻离婚,但何妻说:“要想离婚,除非我死!”何某遂萌生了杀妻的念头。考虑到最近民航客机频繁出事,何某便希望通过飞机失事的方式达到杀死其妻的目的。于是何某假作忏悔状,买了一张机票让其妻重游他们的蜜月旅行地,说自己随后就到。何妻遂乘坐飞机外出,果然,飞机在飞行途中不幸坠毁,其妻也死于空难。何某感到良心不安,几日后到公安机关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甲某构成绑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