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A.5年B.10年(⊙o⊙)C.15年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题目

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

A.5年

B.10年(⊙o⊙)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相似考题
更多“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3 题 假如甲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重处罚;如果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轻处罚

    B.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3年有期徒刑时,属于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竞合

    C.由于甲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法官不得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宣告缓刑

    D.如果犯甲罪的被告人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法官就不能判处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刑罚,除非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甲犯A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8年后的某一天,甲又犯B罪。A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起计算。


    参考答案:从犯罪之日

  • 第3题:

    甲因债务纠纷故意将张某打成重伤(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张某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以属于民事纠纷为由,不予立案。对甲的故意伤害犯罪

    A.追诉期限为10年
    B.追诉期限为15年
    C.追诉期限为20年
    D.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答案:D
    解析:
    时效延长包括两种情形: (1)已经立案或受理而逃避侦查与审判的,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已经立案或受理;②逃避侦查或者审判。(2)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已经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未予立案的,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向公检法机关提出了控告;②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未予立案。本题中的情况属于司法机关未予立案的情形,故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选D项。

  • 第4题:

    甲因为泄露内幕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甲又犯间谍罪,依法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对甲应当处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对甲应当处以5年以上8年以下的情形决定刑罚
    D.对甲应当数罪并罚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B,C
    解析: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会构成累犯,因此,A项错误,不选。《刑法》第56条第1款第1段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B项当选。《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因此,c项正确,当选;D项错误,不选。

  • 第5题:

    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 确的有:( )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
    B.至2019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 2014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曱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答案:A,B,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因此,张某于1998年所犯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即在2013 年之前,都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但由于张某在2004年又犯了乙罪,因此,其前罪(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即应该从2004年重新计算15年,即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
    此外,张某于2004年所犯乙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0年。因此,在 2014年之前都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综上,甲罪的追诉时效和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而非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前者是追诉时效的中断,后者则是追诉时效的延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BC。

  • 第6题:

    甲因犯过失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服刑2年后,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则甲应继续服刑()

    • A、12年以上,25年以下
    • B、13年以上,25年以下
    • C、12年以上,20年以下
    • D、11年以上,20年以下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正确答案:受理案件

  • 第8题:

    《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的限制


    正确答案:不受追诉期限

  • 第9题:

    在(),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A、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以后
    • B、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以后
    • C、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以后
    • D、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甲犯A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次年公安机关立案后,甲一直逃避处罚,到外省又犯B罪,则A罪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而B罪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甲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期间,公安机关决定对甲监视居住。甲在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后,不得离开自己的住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2题:

    填空题
    甲犯A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8年后的某一天,甲又犯B罪。A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起计算。

    正确答案: 从犯罪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犯有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执行两年后,又发现甲在判刑前还犯有盗窃罪和抢劫罪,分别应该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2年。对甲决定刑期时,幅度应该是:( )

    A.2年以上9年以下

    B.12年以上17年以下

    C.10年以上15年以下

    D.9年以上19年以下


    正确答案:B
    【考点】数罪并罚的刑期计算
    【解析】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对于漏罪,适用先并后减原则,应该在12年以上17年(12+2+3)以下判处决定刑期。决定了刑期之后再减去已经执行额的时间,才是应该执行的刑期。这里有两个问题容易混淆:一是先减后并原则与先并后减规则的区别;二是决定刑期与应当执行的剩余刑期的区别。

  • 第14题:

    甲于1998年1月犯盗窃罪(盗窃金额5000元),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亡外地,又于2004年4月犯抢劫罪。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盗窃5000元,最高法定刑为3年,经过5年不再追诉,因此已经超过追诉时效
    B.抢劫罪的基本法定刑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15年
    C.盗窃罪的追诉时效自犯抢劫罪之日起中断,追诉期限到2009年4月
    D.由于甲逃避侦查,所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均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答案:B
    解析: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在逃避侦查或审判期间,又犯新罪的,新罪仍然要受追诉时效限制:所以ACD错误。

  • 第15题:

    假如甲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下列关于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7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重处罚;如果判处3年以 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属于从轻处罚
    B.法官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判处3年有期徒刑 时,属于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竞合
    C.由于甲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 刑,所以,法官不得对犯甲罪的被告人宣告缓刑
    D.如果犯甲罪的被告人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 处罚情节,法官就不能判处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除非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D
    解析: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都必须在法定刑的限定 内判处刑罚,而不得高于或低于法定刑。但是,从重处罚 并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处刑罚,从轻处罚 并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因为 《刑法》并没有以法定刑的"中同线”为标准区分从重处罚 与从轻处罚,对绝大多数法定刑也不存在清晰的“中间 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暂时不考虑行为人具有的从 轻、从重处罚情节,只考虑行为人所犯之罪本来应该处以 怎样的刑罚,然后以此为基础再考虑行为人具有的从重、 从轻处罚情节。

  • 第16题:

    张某1998年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一直没被发现), 2004年犯乙罪,该罪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关于甲罪与乙罪的追诉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罪的追诉时效与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
    B.至2019年之前,依法还可对甲罪进行追诉
    C. 2014年之前,既可以对甲罪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D.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


    答案:A,B,C
    解析:
    A、B、C
    考点:追诉时效
    讲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其 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因此,张某于1998年所犯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是15年,即在2013 年之前,都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但由于张某在2004年又犯了乙罪,因此,其前罪(甲 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即应该从2004年重新计算15年,即在2019年之前,都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
    此外,张某于2004年所犯乙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87 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徒刑的,其追诉时效应该是10年。因此,在 2014年之前都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
    综上,甲罪的追诉时效和乙罪的追诉时效分别是15年和10年,在2019年之前,都可 以对甲罪进行追诉。由于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甲罪的追诉时效应该从犯乙罪之 曰起计算,而非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前者是追诉时效的中断,后者则是追诉时效的延长。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BC。

  • 第17题:

    甲犯诈骗罪,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答案:D
    解析:
    参见《刑法》第88条的规定。本题考查的是时效的延长。注意,不要被题目中的数字所迷惑。本题的选项A、B、C均为干扰选项,常用来考查另一个知识点——追诉时效的期限。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5)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注意,刑法中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数。如果此题去掉条件“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应选择C。

  • 第18题:

    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和5年,则对甲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 A、5年以上22年以下
    • B、10年以上22年以下
    • C、10年以上20年以下
    • D、7年以上20年以下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犯某罪,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终身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在(),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A、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以后
    • B、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后
    • C、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以后
    • D、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具有以下情况(),司法机关不再追诉。

    • A、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 B、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15年
    • C、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 D、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达20年以上的。

    正确答案:A,B,C

  • 第23题:

    单选题
    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和5年,则对甲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

    5年以上22年以下

    B

    10年以上22年以下

    C

    10年以上20年以下

    D

    7年以上20年以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