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题目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发展中,废除城乡产生代表的不同比例,确立城乡同票同权的是()。

    A2004年宪法修正案

    B 1995年选举法修改

    C 2004年选举法修改

    D 2010年选举法修改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我国《选举法》规定,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城市每产生一名代表,在农村都要按照( )倍于城市的人口数产生一名代表。

    A. 五
    B. 六
    C. 四
    D. 八

    答案:C
    解析:
    答案为C。

  • 第3题:

    关于我国的选举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我国选举法对残疾人、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等在选举中规定了特别保护措施
    B.我国现行选举法经过五次修正,其中1982年、1995年和2010年三次修正涉及对城乡代表名额分配比例的修改
    C.每次选举前必须登记全部选民
    D. 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体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答案:C
    解析:
    。我国的选民登记原则是“一次登记,长期有效”,故每次选举前需要登记的并非全部选民,只是新满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的部分选民,C项错误。《选举法》第6条第3款规定:“旅居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国内的,可以参加原藉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的选举。”第38条第2歉规定:“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A项正确。B、D项也正确。故选C。

  • 第4题:

    关于选举制度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A.我国现行《选举法》制定于1979 年,经过1982、1986、1995、2004、2010、2015共六次修正,其中1982、1995、2010 三次修正涉及对城乡代表名额比例的修改
    B.选举权面前人人平等,我国的一切公民均享有选举权
    C. 某县人大共有代表120 人,选举市人大代表时,参会代表共计110 人,李某获得60 票,当选市人大代表
    D.丁某,人在外地,电话嘱托其14 岁的儿子代为投票

    答案:B,C,D
    解析:
    ①我国现行《选举法》制定于1979 年,经过82、86、95、04、10、15 共6 次修正,其中82、95、10 三次修正涉及对城乡代表名额比例的修改,A 选项正确;②我国公民,年满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才能享有选举权,B 选项错误;③县级人大选举市人大代表,属于间接选举,要求全体代表过半同意方能当选,应当获得61 票,李某才能当选。C 选项错误;④委托选举的条件:选民人在外地,在获得选举委员会同意后,可书面委托有选举权的其他选民代为投票。但是,每一个被委托人最多接受3 个人的委托。D 选项错误。

  • 第5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B.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
    C.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D.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答案: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史。1953年选举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省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八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中央直辖市和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省辖工业市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十万人选代表一人。1979年《选举法》第十、十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为: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 5:1,全国人大为8:1。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缩小了1979年《选举法》中规定的比例,将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从原来的5:1、8:1,统一 修订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规定为1:1。

  • 第6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倍。
    A.2 B. 1 C. 5 D. 3


    答案:B
    解析:
    【详解】
    《选举法》第16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 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 第7题:

    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删除了农民在选举权上的“四分之一”条款,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你认为该法贯彻了哪三个平等的原则?


    正确答案: (1)人人平等: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切实维护人民当家做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地区平等: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
    (3)民族平等: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 第8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法修正草案,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①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促进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关于我国的选举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我国选举法对残疾人、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等在选举中规定了特别保护措施
    • B、我国现行选举法经过五次修正,其中1982年、1995年和2010年三次修正涉及对城乡代表名额分配比例的修改
    • C、每次选举前必须登记全部选民
    • D、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体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判断题
    代表名额分配要坚持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删除了农民在选举权上的“四分之一”条款,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你认为该法贯彻了哪三个平等的原则?

    正确答案: (1)人人平等: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切实维护人民当家做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地区平等: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
    (3)民族平等: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进行分配的原则是(  )。[2013年真题]
    A

    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B

    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五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C

    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D

    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选举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 第13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每一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 )倍。

    A.2

    B.4

    C.5

    D.3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选举法》第16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原则分配。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工人数量远远小于农民数量,如果只注意形式平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民代表的比例过大,就会使工人和其他阶层没有足够代表,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便不能体现。

  • 第14题:

    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强调实质平等,具体体现为(  )。


    A.农村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每一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名代表

    C.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D.精神病患者也享有选举权

    答案:A,B
    解析:
    选举权的平等性不仅应该包括选民的机会平等,而且应该包括选民投票的结果平等。《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平等原则。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着重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规定。例如我国选举法还对少数民族与汉族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规定了不同的人1:7比例。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因为他没有相应的选举能力,所以D项是错误的。C项是强调选举的形式平等。故选AB。

  • 第15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五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2010年选举法修订,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第4条。但是我国在实行平等选举原则的同时,也曾包容复数选权的存在,这是与我国国情密不可分的。从历史来看,中国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有个发展的过程。在我国选举法颁布以来的五次修订中,只有1982年《选举法》、1995年《选举法》、2010年《选举法》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作出了修改。

  • 第16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B
    解析:
    【考点】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详解】我国《选举法》规定了“平等性”原则,但是,平等不是平均,而是要求实质的平等。故A正确。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导致我国《选举法》进行了五次修改,但只是在第三次修改的时候改为4比1,2010年第五次修改改为1:1,故D正确,B错误。“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并且该意见已明确规定在了2010年修改后的《选举法》第16条中。故C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是B。

  • 第17题: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 到4:1,再到2011年1:1的嬗变。这一比例的变化未能体现(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C.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D.选举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B [解析]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而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没有体现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故本題答案为B。其他三项都有所体现。

  • 第18题:

    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中涉及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内容有( )

    A.选民所投的选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B.人人平等,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
    C.民族平等,即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
    D.地区平等,即各行政区域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

    答案:A,B,C,D
    解析:
    2010年《选举法》进行了修改,落实了平等选权制。包括每一选票的等效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民族平等、地区平等。因此ABCD都正确。

  • 第19题:

    《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从而,备受争议的“农民1/4选举权”将成为历史。这说明()。

    • A、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样的民主权利
    • B、我国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 C、选举权的主体已覆盖了我国所有公民
    • D、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第12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 A、4
    • B、5
    • C、6
    • D、8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

    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

    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

    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分别为5:1、8:1。现行《选举法》于1979年颁布,后经1982年、1986年、1995年、2010年、2015年六次修改。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统一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按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说明】现行《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该题目已不适用现在的情况。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我国的选举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我国选举法对残疾人、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等在选举中规定了特别保护措施

    B

    我国现行选举法经过五次修正,其中1982年、1995年和2010年三次修正涉及对城乡代表名额分配比例的修改

    C

    每次选举前必须登记全部选民

    D

    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体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选民登记原则是"一次登记,长期有效",故每次选举前需要登记的并非全部选民,只是新满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的部分选民,C项错误。《选举法》第6条第3款规定:"旅居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国内的,可以参加原籍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的选举。"第38条第2款规定:"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A项正确。B、D项也正确。故选C。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B

    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

    C

    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D

    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