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秦明两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来加强思想控制
B、制订法律,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
D、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
第1题:
第2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第3题: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①统一货币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第4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第5题: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
第6题: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朱熹理论的实质是()
第7题: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因为这一制度()
第8题:
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走向大一统,并维护王朝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它()
第9题:
以儒家思想来加强思想控制
制订法律,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
第10题:
秦
汉
隋
唐
第11题:
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
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第12题:
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第13题: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阶级继续利用(),使之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A法治思想
B宗法思想
C统一思想
D儒家思想
第14题:
推古朝的改革目的是,仿照中国的政治制度,以()朝以来以皇帝亲政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为蓝本,通过改革来加强天皇政权的实际统治能力和威信。
第15题:
《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第16题: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第17题:
东汉与西汉相比,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第18题: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第19题:
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评价,哪一个是错误的()。
第20题:
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②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 ③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21题:
是农民起义后建立的王朝
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豪强地主势力得以发展
第22题: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发展社会经济
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加强民族交流
第23题:
法治思想
宗法思想
统一思想
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