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第1题:
第2题:
一个人最应该了解的应该是自己,但一个人最不了解的也往往是自己。看到自己优点多的,常常自傲;看到自己弱点多的,常常自卑。自傲到了极点,就成了狂妄;自卑到了极点,又不免变成软弱。总之,缺少自知之明所诱发的不是喜剧就是悲剧,决不会是正剧。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第3题:
翻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第4题: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是谁的主张()。
第5题:
我们通常用“多少步笑百步”比喻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第6题: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
第7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第8题:
俗话所说的“有自知之明”在()发达的人身上表现突出。
第9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命题的主项“人”是()。
第10题:
岗位认知的前提是()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能认识他人才能品质是机智,能认识自己才算高明。
略
第14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的“人”是( )。
第15题: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6题:
“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贵神之灵”这是形容()的话。
第17题:
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这种现象被称为()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的说法()
第19题:
有自知之明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第20题:
公平理论进一步表明,管理人员应该懂得()
第21题:
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第22题:
文化自觉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震惊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