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活动的( ),要求检察机关积极运用职权去查明或督促查明违法行为,并对具备公诉条件的案件向法院起诉。
A.独立性
B.强制性
C.主动性
D.专门性
第1题:
人民检察院基于其法律监督权,可进行如下活动?( )。
A.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人员直接指出法院审判工作的违法之处,并要求纠正
B.在案件审理结束后,人民检察院针对法院审判工作中的违法事项,提出纠正意见
C.在案件开庭审理时,公诉人当庭宣读公诉书
D.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公诉人以需要补充侦查为由建议法院休庭
第2题:
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时,审判长在开庭审理前应当完成下列哪一项工作?( )
A.查明公诉人是否到庭
B.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
C.查明证人是否到庭
D.宣读法庭规则
第3题:
第 43 题 人民检察院对该案审查起诉后决定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在审查该案件时认为王某作案后有自首情节,而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材料中并未包括与此相关的证据材料,此时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驳回起诉
B.建议补充侦查
C.通知检察机关补送材料
D.不得以此为理由拒不开庭
第4题: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又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案件符合起诉条件时,应如何理?
A.维持不起诉决定’
B.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
C.让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D.退回公安机关
第5题:
对于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而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下列哪一做法是错误的? A.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 B.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C.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 D.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第6题:
A.都应当受理
B.都可以不受理
C.都不予受理
D.无特殊情况应当受理
第7题:
A.暂缓起诉
B.不起诉
C.宣告无罪
D.撤销案件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第11题:
公安机关对于达成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可以()
第12题:
独立性
强制性
主动性
专门性
第13题:
检察机关认为某普通刑事案件不可能判无期徒刑以上,因此向基层法院提起公诉,而基层法院认为这个案件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这种情况应怎么处理?( )。
A.必须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
B.必须自行审理
C.可以自行审理,也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
D.要求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并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第14题:
某县法院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一起偷窃案件进行审查,发现虽然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但检察机关尚未移送被盗物等实物证据。此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因移送的证据不充足,决定不开庭审理
B.决定开庭审理
C.通知检察机关补充相应的实物证据,待其移送后,再决定开庭审理
D.通知检察机关补充移送相应的实物证据,如果检察机关仍然不移送,再决定不开庭审理
第15题: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的专门性要求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具有独立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三)
于某因故意伤害致人轻伤被检察机关起诉到人民法院,并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包括( )。
A.对依法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B.遗弃案件
C.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D.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被告人可能判处免于刑事处分的
第17题:
检察机关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可以分别作出:()的决定。
A、提起公诉
B、不起诉
C、免予起诉
D、撤销案件
第18题: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有()
A. 批准逮捕
B. 审查起诉
C. 提起公诉
D. 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第19题: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可以做出哪些决定?( )。
A.不起诉
B.提起公诉
C.撤销案件
D.免予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由此可见,AB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由于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定罪权完全授予人民法院,原有的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规定已不合法。故D错误。
第20题:
第21题:
按照《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规定,哪一类案件的刑事被害人或者近亲属符合检察机关救助范围()。
第22题:
检察活动的(),要求检察机关积极运用职权去查明或督促查明违法行为,并对具备公诉条件的案件向法院起诉。
第23题:
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查明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