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执行异议,应当在()提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生效判决执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做出的裁定后,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B.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7 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异议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

    C.人民法院对案外人提出的对执行标的的异议作出裁定后,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定有异议,如果该异议涉及原判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

    D.人民法院对案外人提出的对执行标的的异议作出裁定后,案外人对法院的裁定有异议,如果该异议不涉及原判决,则可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ACD
    【答案】A、C、D
    【详解】《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A选项关于执行行为异议的说法符合法律的规定。A选项正确。《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知,案外人对于执行标的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是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而不是7日内审查。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CD选项是当事人、案外人对于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救济方式,符合法律的规定。CD选项正确。
    【相关考点梳理】所有异议中,只有执行异议和支付令异议,法院才做实质审查。

  • 第2题: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 )。

    A. 中止执行
    B. 终结执行
    C. 不予执行
    D. 继续执行


    答案:A
    解析:
    2005年建设工程法规真题第3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

  • 第3题:

    关于执行异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执行异议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

    B.执行异议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

    C.法院对执行行为异议和案外人执行标的异议的处理不同

    D.执行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


    执行异议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执行异议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法院对执行行为异议和案外人执行标的异议的处理不同;执行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

  • 第4题:

    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异议由案外的利害关系人提出
    B: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
    C:执行异议是在执行过程中提出
    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书面提出,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执行规定》第70条第2款规定,案外人异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因此,A、B、C、D项均正确。

  • 第5题:

    2、关于执行行为异议和案外人执行标的异议的下列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两种执行异议均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

    B.两种执行异议均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

    C.法院裁定驳回两种执行异议后的救济相同

    D.两种执行异议均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