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属人法的历史演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


    参考答案:1、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2、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
    4、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从先秦萌芽到秦汉的确立及到后期的发展演变。从郡县二级制发展到后期道路制,行省制三个阶段。现在是省—县—乡三级制。总的来看,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1)夏商西周的诸侯方国
    九州说(非真实的)
    畿服制
    分封制
    (2)郡县的起源
    郡晚县早
    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州制的产生:西汉产生,初期无治所,巡行所部。东汉末年,正式形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年,政治衰微,王室多故,益州刘焉建议各州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灵帝中平五年,正式确定“州”为中央与郡、国之间的一级行政政权,正式把“刺史”改作“州牧”。“刺”与“牧”虽一字之差,而实质却发生极大变化。)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
    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初期北洋政府在地方设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以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中国行政区划演变主要是表现在一级政区的变化上,而影响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独特的文化区域,独特的民族聚居区)。

  • 第2题:

    简述奏记使用范围的历史演变。
    1两汉至三国,范围广泛,既可由大臣上于三公,又可由属员上于长官。
    2六朝沿用但范围呈向上收缩趋势。到唐代销声匿迹。

  • 第3题:

    简述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及其历史演变。


    (1)重商主义 (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3)超保护贸易政策 (4)贸易自由化 (5)新贸易保护主义 (6)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 第4题:

    简述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参考答案:

    楔形文字法是伴随着两河流域城市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王国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演变具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2世纪)
    城邦国家的兴起产生了最初的习惯法;简要介绍拉格什王国的社会改革。
    2.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8世纪)
    乌尔国家的兴起,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那姆法典》的编撰;随后兴起的拉尔萨王国的《苏美尔法典》,埃什嫩那王国的《俾拉拉马法典》等。
    3.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代表着楔形文字法发展的高峰。
    4.衰败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赫梯王国的《赫梯法典》和亚述王国的《中期亚述法典》继承了楔形文字法的传统,但楔形文字法的衰落不可避免。


  • 第5题:

    简述美国联合新闻社的历史演变及体制上的特点?
    简称美联社(AP),为西方四大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其前身为创建于1849年的纽约“港口新闻社”。1857年该社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纽约联合新闻社位于芝加哥的附属机构——西部联合社宣布成立独立的公司,取名为美国联合新闻社,取代陷于瘫痪的纽约联合新闻社。1900年美联社再次改组,总部迁到纽约,确立了作为全国通讯社的地位。新章程明确规定该社为合作性质的组织。第二次大战前它只吸收报社为成员,并且只向成员供稿。战后其成员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成员订购其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