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家对于法律的制定、施行都有独到的见解,试述其要点,并加以评论。
第1题:
试述马歇尔价格论中需求决定和变动趋势理论的要点,并指出在上述理论中马歇尔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其他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和见解。
马歇尔认为,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的大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着人的需求变动规律。马歇尔知道边际效用这种购买者主观愿望和估计的表现,是无法直接衡量的,因此,他求助于满足欲望所支付的货币量来间接衡量。这就必须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于是,他就以需求价格代替了需求,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变成了“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马歇尔认为需求的一般规律是:“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需求弹性分三种情况,当商品价格下跌(上升)1%时,需求量上升(下跌)大于1%,叫需求弹性大;当价格下跌(上升)1%,需求量增加(减少)小于1%时,叫需求弹性小(不足);当价格下跌(上升)1%时,其需求量也上升(下跌)1%时,叫需求弹性为1。
古尔诺曾考虑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问题,但他没有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完整概念,也没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杜普伊在分析公用事业的效用时,认为存在着高于使用者所支付费用的效用,他称之为“保留给消费者的效用”,其含义与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相同。马歇尔这一概念和思想,演变成为当代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所以,西方一些经济学史的著作家非常强调马歇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第2题:
试述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和惯性的经过并评论其方法特点及你受到的启发?
伽利略在大学时代就对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先于轻的物体落到地面且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深表怀疑,想出两个反例,一是同样大小的铁球和木球从等高处下落,几乎无法区分哪一个先落下,二是将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捆在一起,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矛盾的。后来他通过斜面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并且提出了惯性定律的最初表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伽利略使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假设斜面表面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会无限地运动下去。启示我们在条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正确的假设,猜想结论。
第3题:
作品背景介绍、评析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
第4题:
A.先秦道家
B.先秦儒家
C.先秦法家
D.先秦墨家
第5题:
《绘事微言》提出什么独到见解?
该书第一卷所载为他自己的绘画理论,因作者擅长山水画,因而书中所论内容几乎全属于山水画方面的理论。作者认为,山水画是绘画中最高的艺术,他把画山水当做风流潇洒之事,与写草书行书相同。他说:“山水原是风流潇洒之事,与写草书行书相同,不是拘挛用工之物。如画山水者,与画工人物花鸟一样,描勒界画粉色,那得有一毫趣致”,与前人所论“畅神”一说类同而略异。唐志契认为工致山水是画院“俗子”的把戏,为的是取悦于人,当作品画成之时,自己早已兴趣索然。因此,他说山林逸趣者,多取写意山水,不取工致山水。
唐志契提出“要看真山水”,“画要读书”,“画要自然”,反对一味地摹袭古人。
沈颢,字郎倩,号石天,江苏吴县人。“味外取味”
王原祁认为绘画妙在“似古人于不似古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