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结婚期间,丈夫对我实施了家庭暴力,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怎么办?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与丈夫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了一次争吵,丈夫动手打了我,让我很伤心。我想了解一下这属不属于家庭暴力,从而构成离婚的法定条件?


    参考答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你们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虽然有相互动手的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只能视为家庭内部的一种冲突,不能视为家庭暴力。


  • 第2题:

    我与丈夫感情不和,丈夫已向法院起诉要与我离婚,我同意离婚,但是,因为丈夫是一个公务员,有固定的工资和收入,而我却没有任何收入,我想了解一下,这种情况下,我可以要求我丈夫在离婚时对我提供帮助吗?


    参考答案: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7条的规定,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帮助应符合三个条件:
    1、被帮助的一方必须生活确有困难,且自己无力解决。“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2、经济帮助具有严格的时限性。一方生活困难是指离婚时已经存在困难,而不是离婚后生活困难。如果一方年轻有劳动能力,生活暂时困难,另一方可给予短期的或一次性的经济帮助,结婚多年,一方年老或病残,失去劳动能力而又无生活来源,另一方应在居住或生活方面给予长远的妥善安排。
    3、提供帮助的一方必须有经济能力。这种帮助是适当的,特别是指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分给对方适当的经济帮助。
    另外,不能将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帮助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相混淆。经济帮助是一方对另一方所作的有条件的帮助;而共同财产分割是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依法享有的权利。如果一方所得的财产足以维持其生活,他方可不予经济帮助,不能用经济帮助取代共同财产的分割。在执行帮助期间,受帮助一方另行结婚或另有经济收入足够维持生活时,帮助方即可终止给付。原经济帮助执行完毕后,一方又要求继续给予经济帮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第3题:

    涉外婚姻想离婚请问如何办理?

    我和我的丈夫结婚差不多近三年,他单方在国外与我解除了婚姻关系,现在我也想离婚并且没任何外在纠纷,请问我还要办理离婚吗?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你和你丈夫分居2年就视同离婚,需要办理离婚手续,你可以单方办理离婚手续。

    去民政局当面咨询一下吧 里面的问题也许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的
    如果双方自愿离婚就在你们户籍所在地的基层民政局办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自愿离婚,有一方不同意,那么就得到你们户籍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诉讼离婚了.
    如果夫妻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或者不能同时回国,就必须诉讼离婚。
    如果是回国办理诉讼离婚,先生可以不到场。
    你们直接分居两年就是离婚,你单方面也可以。

  • 第4题:

    我的姐姐结婚后,发现其患了精神病,之后几年时间里,其丈夫对其不闻不问,不履行任何义务,甚至近二年跑到外面去,根据不管我姐了。请问在这种情况下面,我姐姐是否可以提出离婚?


    参考答案:对于这种情况,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同志认为,应当根据具体事实来作出不同的处理。就你所讲的情况而言,第一,如果你姐姐现在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离婚与否都由其自行决定,因为其并非完全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第二,如果你姐姐是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如果你姐在结婚之前,就存在无民事行业能力的原因,此时,就应当提起婚姻无效之诉,提起人为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也就是与你姐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第三,如果你姐的民事行为能力丧失的原因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则先需要解决程序上的问题,也就是,首先变更你姐丈夫的监护权,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你姐提起离婚诉讼。

  • 第5题:

    结婚后,由于我患有重病,丈夫对我却不闻不问,我想了解作为丈夫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等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因此,你可以向有关机关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要应的费用。
    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