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假释与缓刑有一定的区别,假释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剩余的刑期,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全部刑期。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经过1年时,甲又因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对甲应( )。

    A.撤销缓刑,在6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B.撤销缓刑,在6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经过的1年考验期计入应执行的刑期
    C.撤销缓刑,减去经过的1年考验期,在5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D.不撤销缓刑,先执行有期徒刑4年,然后继续进行缓刑考验

    答案:A
    解析:
    根据《刑法》规定,在缓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1)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有漏罪的;(2)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3)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设定的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本题除了考查缓刑撤销的原因之外也考查了缓刑撤销之后的法律后果。对于法律后果要根据法律规定,将前后二罪数罪并罚,且考验期不得计入在内。

  • 第2题:

    (2007年真题)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经过1年时,甲又因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对甲应(  )。
    A.撤销缓刑,在6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B.撤销缓刑,在6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经过的1年考验期计入应执行的刑期
    C.撤销缓刑,减去经过的1年考验期,在5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D.不撤销缓刑,先执行有期徒刑4年,然后继续进行缓刑考验


    答案:A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缓刑的法律后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新犯之罪和漏判之罪,不受犯罪性质、种类、轻重以及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的限制。对甲应撤销缓刑,在6年以下、4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撤销缓刑时如何对待已经过的考验期,由于缓刑就其性质而言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因此撤销缓刑就意味着要重新执行原判刑罚,故不存在已经过的考验期就等同于执行原判刑罚的问题。

  • 第3题:

    犯罪分子只有在被执行过一定时间的刑期之后,才有条件适用减刑和假释。


  • 第4题:

    下列关于假释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有(  ).
    A.假释与释放的区别是,假释是有条件地提前释放,而释放是无条件的
    B.假释与减刑的相同点在于,如果在假释期间内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则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如果在减刑期间内再犯新罪,则恢复已减的刑期
    C.假释与缓刑都以犯罪分子“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二者的适用根据相同
    D.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监外执行则适用于所有的罪犯


    答案:A
    解析:
    解析:假释是有条件地提前释放,而释放无论是无罪释放、刑罚执行完毕释放还是赦免释放,都是无条件的,不存在再执行的问题,A选项正确.如果在假释期间内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则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减刑没有考验期,即使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已减的刑期也不恢复,B选项错误.适用假释的根据,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的表现以及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适用缓刑的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及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因此,二者的适用根据不同,C选项错误.假释与监外执行适用对象不同.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监外执行则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D选项错误.

  • 第5题:

    ( )是未达到刑期届满前的释放处分,是设施内处置向设施外处置的转变。

    A.缓刑
    B.假释
    C.监外执行
    D.教育帮扶

    答案:B
    解析:
    假释是未达到刑期届满前的释放处分,是设施内处置向设施外处置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