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便唆使与其共同生活的13岁的小姑许某一同前去殴打袁某。次日晚,林某与许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伤,伤势轻微。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肖某负责办理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二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规定,肖某应当回避B.肖某的回避,由其所在派出所所长决定C.对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林某,应当从重处罚D.许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对其应当说服教育,不予处罚

题目

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便唆使与其共同生活的13岁的小姑许某一同前去殴打袁某。次日晚,林某与许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伤,伤势轻微。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肖某负责办理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二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规定,肖某应当回避

B.肖某的回避,由其所在派出所所长决定

C.对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林某,应当从重处罚

D.许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对其应当说服教育,不予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便唆使与其共同生活的13岁的小姑许某一同前去殴打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许某(15岁)与袁某(35岁)签订了一份买卖游戏机合同,由许某将其2台游戏机以300元的价格卖给袁某。对该合同的分析,正确的有( )。

    A.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B.该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C.袁某无权要求撤销该合同

    D.即使袁某订合同时知悉许某尚未成年,袁某也可要求撤销该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周某认为其一生被丈夫甲耽误,而备下毒酒,在吃饭时自己与甲一同喝下。甲当场死亡,而周某因酒中毒药剂量不足,在地上痛苦挣扎,此时青梅竹马的许某进入,周某请求许某帮助自己结束生命,于是许某便从厨房拿来水果刀,正欲刺向周某时,周某儿子回来一脚踢飞水果刀,将周某送往医院,将周某救活。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周某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周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C.许某的行为得到周某的承诺,故不构成犯罪
    D.许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B,D
    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周某的行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而是投毒杀害特定人的行为,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应选B。被害人承诺是免除行为人责任的事由之一,但对人身伤害的承诺以轻伤为限,对重伤、死亡的承诺无效,故许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 第3题:

    2、袁某和林某系同事,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袁某当众侮辱林某,林某便到法院控告,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二人重归于好,林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A.对袁某免予起诉

    B.终止审理

    C.不起诉袁某

    D.宣告袁某无罪


    B本题考查的是对具有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其处理。《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四)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而本案是侮辱案,属于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自诉人林某要求撤诉,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被告人许某骑自行车不慎与路边行走的李某相撞,两人发生口角,李某打了许某一拳,许见李身材高大,未敢动手,当李又向前行走10余米时,许持水果刀骑车从背后猛刺李某一刀,然后骑车就跑,因李某被刺破主动脉,失血过多死亡,对许某行为的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

    A、许某出于杀人故意,实施了杀人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B、许某出于伤害故意,实施了伤害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应当定故意伤害罪

    C、许某捅刀子不计后果行为的故意内容是不确定的,杀人和伤害都在故意之中,对此应以结果定罪即构成故意杀人罪

    D、许某应定故意杀人罪,按间接故意杀人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CD

  • 第5题:

    2017年1月26日17时许,某县何坝镇村民林某为小孩过满月,邀请同村罗某、李某等十余人在家聚会。21时许,罗某、李某因相互劝酒发生口角后,罗某打了李某背部一拳,致李某滑倒在地扭伤脚踝。随后,李某拨打110报警。

    民警在初步了解现场情况后,按规定开展调查工作。下列不应采取的工作做法是:

    A.将伤者李某送往县医院救治
    B.对林某进行询问调查
    C.对罗某进行强制传唤
    D.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公安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并通知其家属。本题中罗某不符合强制传唤的情形,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李某受伤,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选项本身是正确的,因此A不当选;选项B,林某作为证人,有作证的义务,对林某进行询问调查也是正确的,因此不当选;选项D民警开展调查工作,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选项本身也是正确的,不当选,因此本题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