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梁身较高时也可分两次或三次浇筑。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悬臂施工中,每个悬浇段的混凝土一般可2次或3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数量少的也可采用一次浇筑完成),为了使后浇混凝土不引起先浇混凝土的开裂,需要消除后浇混凝土引起的挂篮变形,采取以下()措施是正确的。
第4题:
在浇筑箱梁顶板和翼板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开裂,浇筑顺序应为()。
第5题:
()不是筏形基础施工要点。
第6题:
箱形截面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当采用两次浇筑时各梁段的施工应()。
第7题:
当梁段与桥墩设计为非刚性连接,悬臂浇筑梁段混凝土时,应先将墩顶梁段与桥墩临时固定。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每一梁段在浇筑和张拉前后应按设计提供的挠度值进行比较。
悬臂浇筑段模板应与前段梁段紧密结合,浇筑混凝土时,可从前端开始浇筑,在根部与前段混凝土连接。
悬臂法施工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工作,应在合龙端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后进行。
第8题:
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
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
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
分次浇筑时,应先浇翼板,其次底板及腹板,最后浇顶板
第9题:
视箱梁高度分1~2次浇筑
浇筑肋板混凝土时两侧肋板应同时分层进行
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外侧向内侧一次完成
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时,应从内侧向外侧一次完成
节段混凝土较多时,每个节段可分2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到肋板的倒角以上,再浇筑肋板上段和顶板
第10题:
顶面
中部
底板
第11题:
梁板式筏形基础混凝土浇筑方向应平行于主梁长度方向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应覆盖和洒水养护
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若不能整体浇筑完成,则应留施工缝
平板式片筏基础混凝土浇筑方向应平行于基础短边方向
梁板式筏形基础,梁高出底板部分应分层浇筑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筏形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若不能整体浇筑完成,则应留施工缝,施工缝留设位置:当平行于次粱长度方向浇筑时,应留在()跨度范围内。
第15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合龙梁段混凝土施工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的规定有()
第16题:
()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分层或斜层浇筑,先底板、再顶板。
第17题:
悬臂浇筑时箱梁梁段在()工序不需在挂篮上进行。
第18题:
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张拉
压浆
支模
第19题:
第20题:
从内侧向外侧分两次完成
从内侧向外侧一次完成
从外侧向内侧分两次完成
从外侧向内侧一次完成
第21题:
箱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法
抬高挂篮的前支点法
采用临时支撑抬高浇筑的梁
加强养护
第22题:
混凝土浇筑前,合龙口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
合龙梁段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合龙梁段混凝土应在一在中气温最低时间快速、连续浇筑;
合龙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保湿保温养护,控制箱梁内外温差并应将合龙梁段及两悬臂端部进行覆盖降低日照温差影响;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合龙口单侧梁墩的临时固结约束解除,合龙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应及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第23题:
合龙顺序一般先中跨,后边跨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进度应对称、平衡
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桥梁的中轴线高程进行测量观测,控制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挂篮与悬浇梁段混凝土的重量比不宜大于0.6
箱形截面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底板可分层浇筑完成,腹板可一次浇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