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A.MU5B.MU7.5C.MUl0D.MUl5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A.MU5

    B.MU7.5

    C.MU10

    D.MU1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对砌体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论述,以下何项是正确的?(  )

    A、墙体开裂阶段的抗剪能力明显提高
    B、如果先浇构造柱,一定要严格按构造规定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
    C、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不得直接埋人室外地坪下500mm或较浅的基础圈梁中
    D、各片承重墙体均设置连续到顶的构造柱,对墙体抗剪强度有提高作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结构规范》(GB 50007—2010)表5.4.2,承载力抗震系数对于两端均有构造柱的抗震墙,γRE=0.9,其他抗震墙γRE=1.0,相当抗震抗剪强度提高1/0.9≈1.1,所以构造柱虽然对墙体的开裂强度无明显的提高,但对墙体的抗剪强度约可提高10%~30%左右。

  • 第3题:

    关于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采取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屋面保温(隔热)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4m
    B.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
    C.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D.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6m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采取的措施。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1)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2)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故选项A错误。(3)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故选项C正确。(4)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故选项B错误。(5)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6)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 第4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有效提高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C.加强墙体的连接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加强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答案:A,B,C,D
    解析:
    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粱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问的整体性等。

  • 第5题:

    构造柱钢筋一般采用I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抗震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 C、加强墙体的连接
    • D、选用强度好的砌筑砂浆
    • E、选用强度高的砌块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单选题
    按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圈梁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

    C20

    B

    C25

    C

    C30

    D

    C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9.2条的规定,框架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圈梁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 第8题: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圈梁等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20

    B

    C25

    C

    30

    D

    C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多层砖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
    A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加强砌体构件抵抗地震作用时的承载力

    B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延性、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

    C

    构造柱必须在房屋每个开间的四个转角处设置

    D

    设置构造柱后砌体墙体的抗侧刚度有很大的提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两项,构造柱能够从竖向加强楼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剪承载力,但不能提高竖向承载力;C项,构造柱并不一定必须设置在四个转角处,应根据规定设置;D项,设置构造柱之后抗侧刚度会有一定提高,并非有很大提高。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砌体结构的4种观点: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Ⅱ.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有组合墙楼层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Ⅲ.抗震设防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6%;Ⅳ.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正确,Ⅲ、Ⅳ错误

    B

    Ⅱ、Ⅲ正确,Ⅰ、Ⅳ错误

    C

    Ⅲ、Ⅳ正确,Ⅰ、Ⅱ错误

    D

    Ⅰ、Ⅲ正确,Ⅱ、Ⅳ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Ⅰ项,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9条第3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正确;Ⅱ项,根据第8.2.9条第4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错误;Ⅲ项,根据第10.2.2条第3款规定,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的配筋率不小于0.6%,大于1.4%时取1.4%,正确;Ⅳ项,根据第8.1.3条第5款规定,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有效提高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有(    )。
    A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

    加强墙体的连接

    D

    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

    加强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加强砌体构件抵抗地震作用时的承载力

    B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延性、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

    C

    构造柱必须在房屋每个开间的四个转角处设置

    D

    设置构造柱后砌体墙体的抗侧刚度有很大的提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多层砖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加强砌体构件抵抗地震作用时的承载力
    B、 设置构造柱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延性、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
    C、 构造柱必须在房屋每个开间的四个转角处设置
    D、 设置构造柱后砌体墙体的抗侧刚度有很大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AB两项,构造柱能够从竖向加强楼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剪承载力,但不能提高竖向承载力;C项,构造柱并不一定必须设置在四个转角处,应根据规定设置;D项,设置构造柱之后抗侧刚度会有一定提高,并非有很大提高。

  • 第14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抗震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加强墙体的连接
    D.选用强度好的砌筑砂浆
    E.选用强度高的砌块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10
    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通常的措施有:(1)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2)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3)加强墙体的整体性;(4)楼梯间的整体性等。砌体结构抗震,主要是解决整体性,选项D、选项E均不能实质性改善此问题。

  • 第15题: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圈梁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20
    B.C25
    C.C30
    D.C40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提高墙体稳定性的措施是()

    • A、设置圈梁及构造柱
    • B、加大墙体面积
    • C、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
    • D、增设墙垛、壁柱
    • E、采用保温材料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组合砖墙的材料要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A、C15
    • B、C20
    • C、C25
    • D、C3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以下是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B、多层砖砌体房屋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 C、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宜小于80㎜
    • D、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沿墙高每隔500mm设通长钢筋和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点焊钢筋网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在砖混结构中,既有抗震作用又能加强墙体竖向连接的细部构造有(    )。
    A

    钢筋混凝土过梁

    B

    钢筋混凝土圈梁

    C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

    沉降逢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假定,将①轴墙体设计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试问,①轴墙体内最少应设置的构造柱数量,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A

    2

    B

    3

    C

    5

    D

    7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9第3款规定,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①轴墙长15m,端部设置2个构造柱,中间至少设置3个构造柱,总的构造柱数量至少为5个,才能满足第8.2.9第3款的构造要求。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1题:

    多选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抗震措施有()。
    A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

    加强墙体的连接

    D

    选用强度好的砌筑砂浆

    E

    选用强度高的砌块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此题有一定专业性,但比较简单,主要考核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的知识点。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通常的措施有: (1)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 (2)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 (3)加强墙体的整体性; (4)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砌体结构抗震,主要是解决整体性,选项D、选项E均不能实质性改善此问题。故本题的正确项应为“A、B、C”。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是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

    多层砖砌体房屋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宜小于80mm

    D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沿墙高每隔500mm设通长钢筋和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点焊钢筋网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组合砖墙的材料要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A

    C15

    B

    C20

    C

    C25

    D

    C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