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X线表现是 ( )A、骨质破坏B、死骨形成C、骨质增生D、软组织窦道形成E、以上都是

题目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X线表现是 ( )

A、骨质破坏

B、死骨形成

C、骨质增生

D、软组织窦道形成

E、以上都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X线表现是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X线表现是(),()和()等,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和()等。


    正确答案: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坏死;骨骼变形

  • 第2题:

    简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


    正确答案: (1)早期软组织肿胀。
    (2)骨质疏松破坏,骨膜增生,有大片死骨。
    (3)骨质破坏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

  • 第3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10~14天内,X线表现正常,或有轻微的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此后,在干骺端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区,伴有薄层状骨膜反应。病变进展时骨质破坏区融合扩大,广泛累及骨松质和骨皮质。由于骺板阻隔,骨骺很少受累。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小片死骨。骨膜增生反应明显,呈葱皮或花边状,少数呈垂直状或"袖口征",骨质破坏区周围有轻度骨质增生反应。

  • 第4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X线表现是()

    • A、斑片状骨质破坏
    • B、软组织脓肿
    • C、骨膜反应广泛
    • D、软组织窦道形成
    • E、死骨形成

    正确答案:E

  • 第5题:

    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

  • 第6题: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的X线片表现是()

    • A、骨小梁有斑点状吸收
    • B、有骨膜反应
    • C、有死骨形成
    • D、破坏区周围有骨质增生
    • E、颌骨末见明显改变

    正确答案:E

  • 第7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主要表现是()

    • A、钙化
    • B、骨膜增生
    • C、骨皮质增厚
    • D、骨干增粗
    • E、骨质硬化增生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填空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X线表现是(),()和()等,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和()等。

    正确答案: 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坏死,骨骼变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10-14天内,X线表现正常,或有轻微的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此后,在干骺端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区,伴有薄层状骨膜反应。病变进展时骨质破坏区融合扩大,广泛累及骨松质和骨皮质。由于骺板阻隔,骨骺很少受累。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小片死骨。骨膜增生反应明显,呈葱皮或花边状,少数呈直状或“袖口征”,骨质破坏区周围有轻度骨质增生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X线表现是()
    A

    骨膜增生

    B

    新生骨形成

    C

    骨质破坏

    D

    死骨形成

    E

    骨质增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X线表现是()
    A

    斑片状骨质破坏

    B

    软组织脓肿

    C

    骨膜反应广泛

    D

    软组织窦道形成

    E

    死骨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典型X线征象是()
    A

    骨质疏松

    B

    骨质增生

    C

    骨质破坏

    D

    死骨形成

    E

    软组织肿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四肢长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四肢长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后10~14天以内,骨质常无明显改变,此期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胀:①软组织肿胀可限于干骺端周围,亦可为患骨整个肢体的弥漫性肿胀,甚至超越关节。②皮下脂肪层增厚,密度增高,可见粗糙的网状结构,脓肿往往位于最粗大的网状结构深部。③正常肌间脂肪层的线条状密度减低。影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肌肉与肌肉间的境界模糊不清。
    (2)发病10~14天后,骨髓腔内开始形成脓肿,骨质发生破坏。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骨松质内见斑点状,或小斑片状骨质破坏区。骨皮质疏松变薄,边缘不规则,呈断断续续的密度减低区,在破坏区内有时可见到长条状死骨。此时骨干周围的骨膜反应比较明显且广泛。骨膜新生骨多呈层状或花边状,少数可呈垂直状,累及整个骨干或骨干的1/3-1/2。病变较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骨破坏区周围可显示轻度的骨质增生现象。

  • 第14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后3~5天,X线照片上可见到骨质改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特征性X线表现是()

    • A、骨质破坏
    • B、死骨形成
    • C、骨质增生
    • D、软组织窦道形成
    • E、骨膜反应

    正确答案:A,B

  • 第16题:

    简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10-14天内,X线表现正常,或有轻微的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此后,在干骺端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区,伴有薄层状骨膜反应。病变进展时骨质破坏区融合扩大,广泛累及骨松质和骨皮质。由于骺板阻隔,骨骺很少受累。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小片死骨。骨膜增生反应明显,呈葱皮或花边状,少数呈直状或“袖口征”,骨质破坏区周围有轻度骨质增生反应。

  • 第17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X线表现是()

    • A、骨质破坏
    • B、死骨形成
    • C、骨质增生
    • D、软组织窦道形成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X线表现虫蚀状骨吸收,可有死骨的是()

    • 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B、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C、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
    • D、放射性骨髓炎
    • E、结核性骨髓炎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10~14天内,X线表现正常,或有轻微的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此后,在干骺端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区,伴有薄层状骨膜反应。病变进展时骨质破坏区融合扩大,广泛累及骨松质和骨皮质。由于骺板阻隔,骨骺很少受累。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小片死骨。骨膜增生反应明显,呈葱皮或花边状,少数呈垂直状或"袖口征",骨质破坏区周围有轻度骨质增生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X线表现是( )
    A

    骨质破坏

    B

    死骨形成

    C

    骨质增生

    D

    软组织窦道形成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特征性X线表现是()
    A

    骨质破坏

    B

    死骨形成

    C

    骨质增生

    D

    软组织窦道形成

    E

    骨膜反应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X线表现虫蚀状骨吸收,可有死骨的是()
    A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B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

    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

    D

    放射性骨髓炎

    E

    结核性骨髓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四肢长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四肢长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后10~14天以内,骨质常无明显改变,此期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胀:①软组织肿胀可限于干骺端周围,亦可为患骨整个肢体的弥漫性肿胀,甚至超越关节。②皮下脂肪层增厚,密度增高,可见粗糙的网状结构,脓肿往往位于最粗大的网状结构深部。③正常肌间脂肪层的线条状密度减低。影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肌肉与肌肉间的境界模糊不清。
    (2)发病10~14天后,骨髓腔内开始形成脓肿,骨质发生破坏。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骨松质内见斑点状,或小斑片状骨质破坏区。骨皮质疏松变薄,边缘不规则,呈断断续续的密度减低区,在破坏区内有时可见到长条状死骨。此时骨干周围的骨膜反应比较明显且广泛。骨膜新生骨多呈层状或花边状,少数可呈垂直状,累及整个骨干或骨干的1/3-1/2。病变较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骨破坏区周围可显示轻度的骨质增生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