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入手,( )等指标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A.房价收入比 B.实际价格/理论价格 C.房价租金比 D.收入租金比 E.住房市场指数

题目
从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入手,( )等指标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

A.房价收入比
B.实际价格/理论价格
C.房价租金比
D.收入租金比
E.住房市场指数

相似考题
更多“从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入手,( )等指标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中,( )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A、 投机需求的膨胀
    B、 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
    C、 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D、 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答案:C
    解析:
    [解析] 房地产泡沫成因

  • 第2题:

    2004年以来,某市的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一度形成恐慌性抢购的市场局面。市民张某连续购买了多套商品住房。但他既不自住,也不出租。只想价格更高后卖出。随着房价上涨,该市的房价租金比也大幅上涨,有人认为该市房地产泡沫严重,但也有人认为房价收入比并不高,房价合理。2010年,该市的房地产市场因调控等原因进入低谷期,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尽快销售房屋,同时请2~3家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其商品房,并在广告中承诺买房送轿车、送户口、送装修和家具等。
    关于该市是否有房地产泡沫的说法,正确的为(  )。

    A、只要有需求,就没有泡沫,因此该市的房地产并没有泡沫
    B、衡量是否有泡沫的简单指标是房价租金比,因此该市的房地产有泡沫
    C、衡量是否有泡沫的有效指标是房价收入比,因此该市的房地产没有泡沫
    D、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期是调控造成的,因此该市的房地产不存在泡沫

    答案:B
    解析:
    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有泡沫的方法,是看房地产市场价格是否持续且很高地脱离房地产实际价值。简单的衡量指标有房价与房租之比(又称毛租金乘数、租售比价)、入住率(或空置率)。从房价与房租之比来看,在房租由市场决定并且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房价与月房租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倍数,一般为120倍左右。如果房价与月房租之比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则说明房价有泡沫。因为房租比房价更能反映真实的房地产供求状况。从入住率来看,之所以出现房价泡沫,是因为许多人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等待时机转卖。本题中,该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泡沫

  • 第3题:

    下列()指标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

    • A、实际价格/理论价格
    • B、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
    • C、房地产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D、房屋施工面积/新竣工面积
    • E、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增长率/居民平均家庭收入增长率

    正确答案:A,B,C,E

  • 第4题:

    房地产泡沫


    正确答案:一般意义上,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价格脱离其基础价值持续上涨的过程与状态,是房地产市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房地产价格高于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的部分。

  • 第5题:

    下列关于过热与房地产泡沫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过度开发和房地产泡沫是反映两个不同层面的市场指标。过度开发反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房地产泡沫则是反映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
    • B、房地产过度开发比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更高,危害更大,属于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大起大落
    • C、当房地产泡沫产生时,市场还处在上升阶段;而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时,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了
    • D、"过热"表现为投资者基于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而加大投资,通常是为获得长期收益;而"房地产泡沫"则表现为市场参与者对短期资本收益的追逐,他们不考虑土地的用途和开发,通常表现为增加现期的购买与囤积,以待价格更高时抛出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如果房地产泡沫产生,就必然会引起房地产过度开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反之亦然。( )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过热与房地产泡沫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可以用市场价格背离实际价值的程度来度量房地产泡沫

    B

    房地产过度开发比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更高,危害更大,属于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大起大落

    C

    当房地产泡沫产生时,市场还处在上升阶段;而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时,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了

    D

    “过热”表现为投资者基于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而加大投资,通常是为获得长期收益;而“房地产泡沫”则表现为市场参与者对短期资本收益的追逐,他们不考虑土地的用途和开发,通常表现为增加现期的购买与囤积,以待价格更高时抛出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在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中,(  )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A

    投机需求的膨胀

    B

    金融机构过度放贷

    C

    土地的稀缺性

    D

    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指标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
    A

    实际价格/理论价格

    B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

    C

    房地产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

    房屋施工面积/新竣工面积

    E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增长率/居民平均家庭收入增长率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过热与房地产泡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度开发和房地产泡沫是反映两个不同层面的市场指标。过度开发反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房地产泡沫则是反映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

    B

    房地产过度开发比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更高,危害更大,属于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大起大落

    C

    当房地产泡沫产生时,市场还处在上升阶段;而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时,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了

    D

    过热表现为投资者基于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而加大投资,通常是为了获得长期收益,而房地产泡沫则表现为市场参与者对短期资本收益的追逐,他们不考虑土地的用途和开发,通常表现为增加现期的购买与囤积,以待价格更高时抛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房地产指标中,能衡量房地产泡沫程度的有(  )。(2015年试题)
    A

    交易量增长率

    B

    吸纳周期

    C

    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比

    D

    房价收入比

    E

    房价租金比


    正确答案: A,C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如果房地产泡沫产生,就必然会引起房地产过度开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2004年以来,某市的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一度形成恐慌性抢购的市场局面。市民张某连续购买了多套商品住房。但他既不自住,也不出租。只想价格更高后卖出。随着房价上涨,该市的房价租金比也大幅上涨,有人认为该市房地产泡沫严重,但也有人认为房价收入比并不高,房价合理。2010年,该市的房地产市场因调控等原因进入低谷期,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尽快销售房屋,同时请2~3家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其商品房,并在广告中承诺买房送轿车、送户口、送装修和家具等。(2012年真题)

    关于该市是否有房地产泡沫的说法,正确的为( )。

    A.只要有需求,就没有泡沫,因此该市的房地产并没有泡沫
    B.衡量是否有泡沫的简单指标是房价租金比,因此该市的房地产有泡沫
    C.衡量是否有泡沫的有效指标是房价收入比,因此该市的房地产没有泡沫
    D.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期是调控造成的,因此该市的房地产不存在泡沫

    答案:B
    解析:
    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有泡沫的方法,是看房地产市场价格是否持续且很高地脱离房地产实际价值。简单的衡量指标有房价与房租之比(又称毛租金乘数、租售比价)、入住率(或空置率)。从房价与房租之比来看,在房租由市场决定并且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房价与月房租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倍数,一般为120倍左右。如果房价与月房租之比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则说明房价有泡沫。因为房租比房价更能反映真实的房地产供求状况。从入住率来看,之所以出现房价泡沫,是因为许多人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等待时机转卖。本题中,该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泡沫。

  • 第14题:

    下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市场参与者的投机需求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诱因
    • B、可以用市场价格背离实际价值的程度来度量房地产泡沫
    • C、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是土地有限性和稀缺性
    • D、金融机构压缩房地产信贷会加剧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促使泡沫形成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成因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因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它通常表现为投机者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到同土地紧密相关的活动中,造成房地产价格远远脱离其使用价值,形成市场繁荣假象。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性。从价格指标来看,全国范围1992、1993年的房价波动与其他年份并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指标可以看出,1992、199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泡沫现象较轻。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在92、93年出现了地产泡沫的一些特征和表象,但是全国范围的地产泡沫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土地投机现象严重。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主要有:
    土地投机: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投机需求的增加造成市场的“繁荣”假象,引起进一步的涨价预期,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最终使价格膨胀为泡沫。在这一过程中,地价逐步脱离地租的贴现值,地价并非主要由地租间接决定,而是由市场上土地资产的买卖交易(很大程度上是投机交易)直接决定。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
    政府失败: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而言,地产泡沫的形成还有一系列的“非市场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失败”和“权力寻租”两大方面。政府失败是中国地产泡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它向前推动了土地投机等“市场因素”在地产泡沫形成机制中直接发生作用,向后则拉动“权力寻租”并使得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土地供应“双轨制”。划拨土地使用权非法入市与出让土地使用权所形成的“双轨”,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三种方式中协议出让与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所形成的“双轨”。双轨并存,一轨价高,一轨价低甚至无偿,这样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就给土地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单位利用划拨取得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搞合作开发,然后分享所得;还有的将划拨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高价炒卖给他人,获得高额差价。这些违法行为在1992、1993年的“房地产热”中相当普遍。
    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首先市场主体经济性质过于单一,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近一半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比重过大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国有企业不顾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投入。另一方面,在泡沫破灭时却不肯降价,使泡沫效应久久不能消化。其次,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也参与炒作,使土地腐败现象更为严重。最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不合理,大批资金未经过严格的信贷程序就投入了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加剧,银行坏帐增加。
    通过研究我国1992、1993年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总结经验,完善我们的土地供应机制、银行信贷机制以及政府的市场调手段,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危害我们的房地产市场。

  • 第16题:

    何谓房地产泡沫,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价值产生严重背离,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而持续上涨的过程及状态。
    成因:
    (1)、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2)、投机需求膨胀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诱因。
    (3)、金融机构过渡放贷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助燃剂。

  • 第17题:

    在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中,()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 A、投机需求的膨胀
    • B、金融机构过度放贷
    • C、土地的稀缺性
    • D、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问答题
    何谓房地产泡沫,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价值产生严重背离,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而持续上涨的过程及状态。
    成因:
    (1)、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基础。
    (2)、投机需求膨胀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诱因。
    (3)、金融机构过渡放贷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助燃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成因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因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它通常表现为投机者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到同土地紧密相关的活动中,造成房地产价格远远脱离其使用价值,形成市场繁荣假象。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性。从价格指标来看,全国范围1992、1993年的房价波动与其他年份并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指标可以看出,1992、199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泡沫现象较轻。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在92、93年出现了地产泡沫的一些特征和表象,但是全国范围的地产泡沫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土地投机现象严重。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主要有:
    土地投机: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投机需求的增加造成市场的“繁荣”假象,引起进一步的涨价预期,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最终使价格膨胀为泡沫。在这一过程中,地价逐步脱离地租的贴现值,地价并非主要由地租间接决定,而是由市场上土地资产的买卖交易(很大程度上是投机交易)直接决定。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
    政府失败: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而言,地产泡沫的形成还有一系列的“非市场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失败”和“权力寻租”两大方面。政府失败是中国地产泡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它向前推动了土地投机等“市场因素”在地产泡沫形成机制中直接发生作用,向后则拉动“权力寻租”并使得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土地供应“双轨制”。划拨土地使用权非法入市与出让土地使用权所形成的“双轨”,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三种方式中协议出让与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所形成的“双轨”。双轨并存,一轨价高,一轨价低甚至无偿,这样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就给土地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单位利用划拨取得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搞合作开发,然后分享所得;还有的将划拨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高价炒卖给他人,获得高额差价。这些违法行为在1992、1993年的“房地产热”中相当普遍。
    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首先市场主体经济性质过于单一,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近一半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比重过大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国有企业不顾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投入。另一方面,在泡沫破灭时却不肯降价,使泡沫效应久久不能消化。其次,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也参与炒作,使土地腐败现象更为严重。最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不合理,大批资金未经过严格的信贷程序就投入了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加剧,银行坏帐增加。
    通过研究我国1992、1993年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总结经验,完善我们的土地供应机制、银行信贷机制以及政府的市场调手段,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危害我们的房地产市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过度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3年试题)
    A

    房地产过度开发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

    B

    房地产泡沫反映市场价格和价值背离

    C

    过度开发与房地产泡沫具有同等程度的危害性

    D

    房地产泡沫通常会引起过度开发

    E

    房地产市场上不存在泡沫也可能出现房地产过度开发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房地产指标中,能衡量房地产泡沫程度的有(  )。
    A

    交易量增长率

    B

    吸纳周期

    C

    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比

    D

    房价收入比

    E

    房价租金比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如果房地产泡沫产生,就必然会引起房地产过度开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反之亦然。(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泡沫产生,必然会引起过度开发,但过度开发却不一定是由泡沫引发的。也就是说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过度开发。参见教材P54、55。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  )指标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地产泡沫的程度。
    A

    实际价格/理论价格

    B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CDP增长率

    C

    房地产价格/租金

    D

    房屋施工面积/新竣工面积

    E

    房地产价格/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


    正确答案: A,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