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牛后所需的公共服务发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居住社区

题目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牛后所需的公共服务发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社区


相似考题
更多“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社区

    答案:A
    解析:
    居住区——是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10000~16000户)相对应,配套建设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第2题:

    配套公建是指(  )。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B: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
    C: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三种
    D:根据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以及居民使用频率的特点,通过分级布置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和维持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的概念。
    掌握居住区的组织形式与空间布局形式。

  • 第3题:

    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E: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

    答案: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掌握居住小区和邻里单位的概念。

  •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性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答案:A
    解析:
    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主要的内容为:(1)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2)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等;(3)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 第5题:

    对于居住区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B:居住人口规模为30000~60000人
    C: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D:由居民、建筑、道路、绿地四类基本要素构成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居住区的合理规模一般为:人口5~6万(不少于3万)。它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四类基本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