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文明,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第2题:
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治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合理运用C.法治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D.法治是一种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有关“法治”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哪些?()
第8题:
关于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第9题:
法治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法治是良好的法律秩序
法治是种有特定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方式
第10题:
法制和法治都是一种治国的方略
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要求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蕴涵着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制不必然具有正当性
第11题:
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
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
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
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
第12题:
法治;法制
法制;法治
法律;法治
法制;法律
第13题:
下列关于法治和法制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有:
A.法治强调的是法作为制度化构成物所形成的统一体,而法制则首先强调法作为社会控制工具在治国等诸方式中的地位和功能
B.在任何国家中都存在法制,而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法治
C.法治总是与专制、特权性相对立,而法制并不必然意味着这种对立,它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
D.有法治必然有法制,但有法制则不一定导致法治
第14题:
关于法治问题有如下观点:
①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权威;
③中国建立法治国家,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④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的正当性。下
列哪一选项所选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第19题:
法治”和“法制”不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则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
第20题:
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
第21题:
法制和法治都是一种治国的方略
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要求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蕴涵着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制不必然具有正当性
第22题:
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要求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制和法治都是一种治国的方略
法治蕴涵着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制不必然具有正当性
第23题:
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是相对静态的概念,而法制体系是动态的概念
法律体系、法治体系中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法制体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法律体系、法制体系中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的建设是基础,法治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为前提
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