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二审中当事人地位的确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是上诉人,甲、乙是被上诉人
B.甲、乙是上诉人,丙是被上诉人
C.乙、丙是上诉人,甲是被上诉人
D.甲、乙、丙都是上诉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已知甲、乙、丙、丁四人具有以下直系、旁系血亲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丙是甲的弟弟,丁是丙的母亲。则甲、乙、丙、丁四人中年龄最大的是()。
第7题:
甲系独子,与卧病在床的独身老父亲关系不睦。乙督促甲出钱医治,反遭甲恶言相向,警告乙不要多管闲事。生活拮据的乙遂以甲的名义向不知情的丙借款5000元,送甲父住院治疗,借款全部用于支付住院费。后丙请求甲还款被拒,丙于是请求乙返还借款。对于乙、丙享有的权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8题:
甲教唆乙杀邻居丙。某日,乙按甲的授意,到丙家中,伺机作案,乙觅得机会正欲杀丙,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丙不能取得该钻戒的所有权,因为该钻戒已质押给甲
丙能取得该钻戒的所有权,但甲可依其质权向丙追偿
丙能取得该钻戒的所有权,甲不能向丙要求返还该钻戒
丙能否取得该钻戒的所有权,取决于甲同意与否
第10题:
甲组织他人考试作弊,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乙为他人考试作弊提供作弊器材,应按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丙考试成绩虽不佳,仍构成代替考试罪
甲让丙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构成代替考试罪
第11题:
甲是上诉人,乙、丙、丁是被上诉人
甲、乙是上诉人,丙、丁是被上诉人
甲、乙、丙是上诉人,丁为被上诉人
甲是上诉人,乙为原审原告,丙、丁为被上诉人
第12题:
乙是甲的代理人,丙是乙的代理人
乙委托丙后,就不再是甲的代理人
乙和丙共同就丙的行为对甲负责
丙虽然不是甲选任的,但代理行为效果归属于甲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中国甲公司通过海运从某国进口一批服装,承运人为乙公司,提单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甲公司持正本提单到目的港提货,发现货物已由丙公司以副本提单加保函提取。甲公司与丙公司达成了货款支付协议,但随后丙公司破产。家公司无法获赔,转而向乙公司索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第18题:
乙为甲的债务人,乙将其滑板出质于甲。现甲为了向丙借款,未经乙的同意,将滑板出质于丙,丙不知道此滑板为乙所有。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第19题:
甲依法配置猎枪,某日乙向甲借枪,甲问干什么用,乙说因与丙有仇,又打不过丙,所以借枪杀丙,甲碍于情面,将猎枪借与乙,乙持猎枪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甲因工作上被乙批评,怀恨在心,遂邀约丙找乙出气。甲、丙对乙进行殴打(轻微伤)后,丙将乙带到一僻静处不让其离开,并要求乙给300元才放人,甲对此并不知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王某是本案的唯一原告
王乙是本案的唯一被告
王乙与王丙应当是本案的被告,王甲不是本案的被告
王乙、王丙和王甲应当是本案的被告
第22题:
丙因善意取得而享有质权
因未经乙的同意丙不能取得质权
甲对电动车的毁损、灭失应向乙承担赔偿责任
对电动车毁损、灭失,乙可向丙索赔
第23题:
甲、乙、丙三人都成立代替考试罪
乙组织甲给丙替考,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甲成立代替考试罪,丙不成立犯罪
乙教唆甲代替丙考试,属于代替考试罪的教唆犯
第24题:
丙因善意取得而享有质权
因未经乙的同意丙不能取得质权
甲对电动车的毁损、灭失应向乙承担赔偿责任
对电动车毁损、灭失,乙可向丙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