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用卡犯罪,正确的说法是:A:甲使用假身份证件从某银行骗领到数张信用卡,而后用骗领的信用卡私下作质押担保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乙在办理信用卡申领手续时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银行办卡的职员张三认识乙,明知其身份证件虚假仍给其发放了信用卡,乙不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丙偶然捡到一张身份证,便用该身份证骗领信用卡供自己使用数额较大,属于“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D:丁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20余张信用卡后

题目
有关信用卡犯罪,正确的说法是:

A:甲使用假身份证件从某银行骗领到数张信用卡,而后用骗领的信用卡私下作质押担保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乙在办理信用卡申领手续时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银行办卡的职员张三认识乙,明知其身份证件虚假仍给其发放了信用卡,乙不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丙偶然捡到一张身份证,便用该身份证骗领信用卡供自己使用数额较大,属于“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D:丁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20余张信用卡后,将其中的10余张卡冒充合法有效的信用卡出售他人,将另外10余张自己直接使用并骗取了大量财物,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应该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信用卡犯罪,正确的说法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信用卡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B.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其中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的行为

    C.伪造信用卡的,应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D.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有关共同犯罪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必须由2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

    B.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在刚着手实行或者实行犯罪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犯罪故意

    C.简单共同犯罪即一般共同犯罪

    D.复杂共同犯罪即特殊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下列关于抢劫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B: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C: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D: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数罪并罚

    答案:B,C
    解析:
    【考点】抢劫与抢夺的认定。详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7条的规定,BC项正确;根据第6条的规定,A项应以抢劫罪论处;根据第9条的规定,D项应当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 第4题:

    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但不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使用的,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以犯罪论处。


    答案:错
    解析: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否则,即使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获取了财物,也不能以犯罪论处。如不知是伪造、作废的信用卡而使用,善意透支,误用他人信用卡等,均不能作犯罪论处。

  • 第5题: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本罪
    B.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构成本罪
    C.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D.犯罪对象包含伪造的信用卡、他人信用卡


    答案:B
    解析:
    解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法规,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等过程中,妨害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活动,破坏信用卡管理秩序的行为.具体包括四种情形:(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故A、C、D正确.根据刑法修正案,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论处.

  • 第6题:

    关于刑事责任、犯罪、刑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刑罚没有关系
    • B、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犯罪没有关系
    • C、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密切
    • D、刑事责任虽与犯罪、刑罚有联系,但联系不大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有关短信提醒说法正确的有()

    • A、信用卡账户发生交易
    • B、还款成功
    • C、还款日到期前一天
    • D、新申请卡片制作成功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行为人明知犯罪分子实施伪造信用卡犯罪,而为其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构成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甲盗窃同事乙的信用卡后到商场刷卡消费2万元,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构成盗窃罪
    • B、构成诈骗罪
    • C、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有关专家说中国开始从“现金付款时代”向“支票时代”转型。下列关于信用卡和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卡和支票是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③信用卡、支票可以被用于直接购物消费 ④信用卡和支票都属于电子货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关于信用卡受理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由网店专职人员担任,负责对申请资料进行把关
    • B、承担信用卡产品经理职责
    • C、承担宣传信用卡产品知识责任
    • D、承担辅导网点员工营销信用卡的责任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将自己的信用卡交乙保管,乙私下取走卡内现金,下列关于乙所犯罪行说法正确的是()。
    A

    盗窃罪

    B

    侵占罪

    C

    信用卡诈骗罪

    D

    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B.信用卡诈骗罪的主题只能师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正确答案:D
    这种情况下对单位也应判处罚金。

  • 第14题:

    关于聚众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共同犯罪
    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
    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
    D:与共同犯罪属不同概念,两者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
    【考点】共同犯罪。详解:聚众性犯罪不完全属于共同犯罪,只有既处罚首要分子,也处罚其他积极参加者或者一般参加者的聚众性犯罪才属于共同犯罪。

  • 第15题:

    根据近年来经济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某市公安局对近三年受理的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制作了经济犯罪案件类别统计图(见下图)。根据下图中信息,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有:

    A.该市经济犯罪案件的总量是28155起
    B.跨境经济犯罪案件约占经济犯罪案件总数的8%
    C.跨境信用卡诈骗案件约占跨境经济犯罪案件总数的93%
    D.跨境信用卡诈骗案件约占信用卡诈骗案件总数的25%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分析。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经济犯罪总量应当为:13231+12790+2134=28155。B项正确,由图可知,跨境经济犯罪案件数量为2134,占比为2134/28155*100%=7.57%约等于8%。C项错误,由图可知,跨境信用卡诈骗案件数量为145,跨境经济犯罪案件为2134,占比为145/2134*100%=6.7%。D项错误,由图可知,跨境信用卡诈骗案件为1989,信用卡诈骗案件数量为13231,占比为15%,所以错误。因此本题选择AB项。

  • 第16题:

    下列有关犯罪的直接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直接侵害的客体
    B.任何犯罪的直接客体都是各不相同的
    C.可以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D.有些犯罪的直接客体是相同的


    答案:A,C,D
    解析:
    犯罪的直接客体可能是相同的。例如,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都是他人的生命。

  • 第17题:

    甲将自己的信用卡交乙保管,乙私下取走卡内现金,下列关于乙所犯罪行说法正确的是()。

    • A、盗窃罪
    • B、侵占罪
    • C、信用卡诈骗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的区别与联系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罪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罪则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信誉;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主要是信用卡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二后者是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下列关于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
    • B、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劳务的运作过程
    • C、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 D、犯罪主体只包括单位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A、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信息资料
    • B、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 D、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下列有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基本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而后者是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对单位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签定合同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的,完全有可能构成虚假信用申请罪,
    •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但私营企业只有具备法人资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 C、有价证券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D、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和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多选题
    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

    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信用卡营销行为规范机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必须充分告知申请人有关信用卡的收费政策、计罚息政策

    B

    必须积极提示所申请的信用卡产品的潜在风险

    C

    对于潜在风险可告知客户自行通过网络了解

    D

    应通过适当方式积极为客户提供信用卡账单通知和还款提醒服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