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第2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法治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事业的新衰成败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C.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要求
D.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与我国的法治实践之中,它是一个理性化的观念体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第9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第11题: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理论源脉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照
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12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强调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13题:
实施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而法治理念对法治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的理解,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法治理念体现法治的本质属性及根本要求
B.缺少法治理念,法治就难以根本实现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五大内容构成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我国的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的全过程
第14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司法机关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能动司法”,即法官在坐堂办案以外,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智慧,通过审判及司法主导的各种替代纠纷解决方法,有效解决社会各种复杂的纠纷和案件,女里做到“案结事了”,实现司法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对此,下列哪一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司法具有被动性,这是司法公正的保障,“能动司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维护司法公正方面的要求
B.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不断提高司法效率”相适应
C.“能动司法”要求法官主动承揽案件,这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
D.能动司法是便民高效的表现,这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21题:
法治理念对于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方面体现了这一意义?
第22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仅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23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立法的思想前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守法的必要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