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 55 题 王某为某国有企业职工,因对单位福利发放问题不满。遂找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控告,对主管部门的处理结果,王某仍不满意。某日王某趁总经理不在,潜入总经理办公室,将一包剧毒药物“毒鼠强”倒入总经理的茶杯中,后因总经理更换茶叶而将毒茶倒掉,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对王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C.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D.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第2题: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第3题:
【案例一】
某机关职员甲某和乙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赵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甲某的一点小过错,赵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赵某曾追求过甲某之妻乙某而没有结果,甲某认为这是赵某借机报复。
从此,甲某对赵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甲某越是消极怠工,赵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甲某愈发认为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故意过不去。某年某月,赵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甲某以为时机已到,为把赵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乙某商量,捏造赵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赵某把甲某之妻乙某骗至宿舍中实施强奸。周密计划后,夫妻二人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赵某。
【案例思考】
甲某、乙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15分)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甲与乙有仇,某日甲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后悔,遂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因为甲作出了中止行为,所以甲是犯罪中止。
第7题:
某食堂工人甲,因未评上先进,对领导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趁夜潜入食堂放火,当点燃引火物时,好象有人从窗外走过,家担心事情败露,罪责难逃,最终将引火物昆踩灭后,逃跑。请问: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8题:
高一学生刘某与同宿舍同学李某发生纠纷,校长处理时偏袒李某,刘某认为校长故意与自己过不去,便想泄愤报复。后上街购得鼠药10包,晚上潜入学校食堂,将毒药倒人面缸中,导致12名学生中毒。刘某的行为构成()
第9题:
赵某因品行不端受到全村人排斥,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遂向全村唯一的水井投入毒鼠强,但因药物是假货而未造成任何危害。赵某的行为成立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第10题:
王某为某国有企业职工,因对单位福利发放问题不满,遂找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控告,对主管部门的处理结果,王某仍不满意。某日王某趁总经理不在,潜入总经理办公室,将一包剧毒药物"毒鼠强"倒入总经理的茶杯中,后因总经理更换茶叶而将毒茶倒掉,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对王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甲的行为触犯了两个罪名:脱逃罪和窝藏罪
在共同脱逃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
甲的行为属于牵连犯,根据择一重罪从重处断的处罚原则,以窝藏罪处罚
甲的行为构成劫夺被押解人员罪
第13题:
甲某因为吃饭时与单位食堂服务员发生争执。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灭鼠的毒鼠强,趁食堂工作间无人之机,将毒鼠强倒入面粉缸中,导致200公斤面粉被污染。因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认定某甲的行为()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第14题:
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某日晚饭后,甲在为父亲沏茶时将毒鼠强倒人茶杯中,在走向父亲房间途中甲突然觉得自己这样做实属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故将有毒的茶水倒掉,换上新茶为父亲送到房间内。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第15题:
甲教唆乙在菜学校食堂的面粉中投放“毒鼠强”一包,造成数十人中毒死亡的结果。法院认定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甲的行为具备( )。
A.标准的犯罪构成
B.复杂的犯罪构成
C.基本的犯罪构成
D.修正的犯罪构成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某食堂工人甲,因未评上先进,对领导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趁夜潜入食堂放火,当点燃引火物时,好象有人从窗外走过,家担心事情败露,罪责难逃,最终将引火物昆踩灭后,逃跑。请问: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为什么?
第19题:
农村青年某甲到供销社买东西时与营业员发生争执。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的农药“乐果”30毫升,返回供销社,并乘营业员不注意,将“乐果”倒入食盐池内,致250公斤食盐被污染。因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某甲的行为构成:()
第20题:
甲、乙都是做卖早点生意的个体户,甲见乙家的生意比自家红火,就产生报复念头,于是买来“毒鼠强”并偷偷投入乙家的面粉袋里,造成多名顾客在食用乙家出售的早点后死亡。甲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第21题:
李某系某银行记账员,一日下午下班时发现本单位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下班后李某趁无人之机将2万元取出用纸包好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盖住。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2题:
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杀人罪(未遂)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