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韩国某汽车公司、日本某汽车公司、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某汽车公司在日本签订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协议。协议书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适用被告方法律。该协议在
履行中发生纠纷,中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应适用()法律。
A.日本
B.韩国
C.德国
D.中国
第2题:
中日合资的甲公司与设在日本的日本乙公司(其在中国没有住所)在中国A县订立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5台电子设备,并由乙公司负责将该电子设备运到甲公司所在地的B县。此外,还约定一旦发生争议无论向哪国法院起诉,均适用日本民事诉讼法。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产品中有2台电子设备存在严重质量瑕疵,经交涉未能解决,于是向我国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A县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B.B县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C.本案应当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
D.本案应当适用日本民事诉讼法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上海某公司合资在上海设立汽车生产企业。合同纠纷应在何国法院提起诉讼。()
第8题:
中国甲公司与巴西乙公司因合同争议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该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第9题:
中国
德国
双方协商
在中国、德国均可
第10题:
关于本案的定性,应适用中国法
关于专利权归属的争议,应适用德国法
关于专利权内容的争议,应适用英国法
关于专利权侵权的争议,双方可以协议选择法律,不能达成协议,应适用与纠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第11题:
王某持有公司股权不足1%,不具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资格
王某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必须先向监事会提出请求
王某应以甲公司的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王某应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第12题:
如案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该问题应适用中国法
如案件涉及外汇管制问题,该问题应适用中国法
应直接适用的法律限于民事性质的实体法
法院在确定应当直接适用的中国法律时,无需再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
第13题:
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某公司合资在武汉设立汽车生产企业,双方约定,双方在履行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发生的争议适用美国法。后发生纠纷,并在中国法院进行诉讼,中国法院:( ) A.只能适用美国法 B.只能适用中国法 C.中国法和美国法都可能适用 D.可能适用德国法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必须适用中国法的有()
第19题:
德国甲公司与中国乙公司在中国共同设立了某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后甲公司以确认其在合资公司的股东权利为由向中国某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20题:
韩国某汽车公司、日本某汽车公司、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某汽车公司在日本签订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协议。协议书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适用被告方法律。该协议在履行中发生纠纷,中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应适用( )法律?
第21题:
因合资公司登记地在中国,故应适用中国法
因侵权行为地在中国,故应适用中国法
因争议与中国的联系更密切,故应适用中国法
当事人可协议选择纠纷应适用的法律
第22题:
如李某依中国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德国法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适用德国法
甲公司对该支票的背书行为,应适用中国法
丙公司向甲公司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期限,应适用中国法
如丙公司不慎将该支票丢失,其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应适用德国法
第23题:
双方可协议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
双方应在一审开庭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
因法院地在中国,本案的时效问题应适用中国法
如案件涉及中国环境安全问题,该问题应适用中国法
第24题:
关于本案的定性,应适用中国法
关于专利权归属的争议,应适用德国法
关于专利权内容的争议,应适用英国法
关于专利权侵权的争议,双方可以协议选择法律,不能达成协议的,应适用与纠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