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意大利乙公司(卖方)签订的船舶主机供应合同中使用了DAT贸易术语。已知中国和意大利均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何种说法符合公约和贸易术语的要求?
第8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9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巴西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一级食糖的合同。贸易术语为CIF,巴西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于2006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中国甲公司在目的港接收货物时,发现食糖的质量实际上仅为二级,低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第10题: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第11题:
第12题:
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故卖方不承担责任
买方应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减价
只有在食糖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可以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9题:
中国的买方与古巴的卖方签订了一份一级食糖合同。古巴卖方按照合同的规定于2011年5月完成装运并发货。中国买方在目的港接收货物时,发现食糖的质量实际上仅为二级,低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第20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第21题:
由于公约不适用于船舶的买卖,故甲乙双方之间的纠纷不能援引公约解决
由于双方已经约定了DAT贸易术语,则本合同不适用公约
本交易中的进口手续由甲公司负责办理
货物运到后卖方负责将货物卸下并交给买方时风险转移
第22题:
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第23题:
第24题:
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