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当中止对陈某、姚某的审查起诉B:可以对陈某中止审查起诉,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C:应当将案件中陈某的部分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D:应当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待抓获陈某后再继续审查起诉

题目
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应当中止对陈某、姚某的审查起诉
B:可以对陈某中止审查起诉,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C:应当将案件中陈某的部分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D:应当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待抓获陈某后再继续审查起诉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对于审查起诉阶段共同犯罪的部分犯罪嫌疑人逃脱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未作出明确规定,从理论上来讲,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潜逃或者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中止审查。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对潜逃犯罪嫌疑人可以中止审查;对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当照常进行。因此选项B正确,A项错误。D项说法源于《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81条以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154条第3款之规定,但是前者针对的是提起公诉的审查,后者恰好与选项B符合而与选项C、D相悖,故C、D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更多“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陈某因入室抢劫杀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陈某拒绝交代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该案件,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陈某停止讯问,将其无限期关押至其交代真实身份才开始侦查取证

    B.在查清陈某真实身份以前,停止侦查活动

    C.在查清陈某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其聘请律师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D.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陈某自报姓名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有关公安机关侦查期间的程序性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第2题:

    无业青年李某和陈某在街上溜达,与某个体商店老板发生冲突,李某失手将其刺伤。2人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经检察院批准以故意伤害罪逮捕。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认为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将陈某释放。陈某提出赔偿请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安机关赔偿,因为公安机关对没有犯罪事实的陈某实施了逮捕

    B.由人民检察院赔偿,因为陈某没有犯罪事实而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C.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作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D.公安机关赔偿拘留期间的损失,检察机关赔偿逮捕期间的损失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见《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2、3款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无权依法要求行政赔偿的是( )。

    A.陈某的父母

    B.陈某的子女

    C.陈某的姐姐

    D.陈某的侄女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当受害人死亡,有资格继续行使赔偿请求权的公民分为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两种。其中继承人又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指配属、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指在上述继承人之外的,与有权要求行政赔偿的受害公民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抚养关系既包括由公民主动进行的抚养,也包括由该公民被动接受的抚养。 当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时候,第二顺序继承人没有继承权,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空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有继承权。
    本题无权请求行政赔偿的应该是陈某的姐姐,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而且和陈某没有抚养关系,所以没有依法要求行政赔偿的权利;陈某的侄子跟陈某之间有抚养关系,有依法要求行政赔偿的权利。

  • 第4题:

    对于陈某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安全费”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陈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绑架罪(未遂)的竞合
    B: 陈某构成诈骗罪(未遂)与绑架罪(未遂)的竞合
    C: 陈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诈骗罪(未遂)的竞合
    D: 对陈某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C
    解析:
    陈某对赵某实行威胁,意图索取财物未果,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陈某隐瞒李某死亡的事实,意图骗取财物未果,构成诈骗罪(未遂)。由于只有一个行为
    ,故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诈骗罪(未遂)的想象竞合,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故本题答案选C。

  • 第5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某诉陈某不承担赡养义务一案中,陈某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陈某适用拘传
    B:刘某诉周某借款不还一案中,周某宣称其有已还款的证据,且案情需周某到庭才能查清,周某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对周某可适用拘传
    C:谢某诉姚某不承担抚育义务一案中,谢某为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马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马某可适用拘传
    D:张某诉吴某侵权一案中,吴某为未成年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为赵某,法庭认为赵某必须到庭,经一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赵某可以适用拘传

    答案:A
    解析:
    【考点】适用拘传的条件。详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民诉法解释》第17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本案中,B、C、D三项情形下均不符合适用拘传的条件,只有A项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 第6题:

    【案例二】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一案,被害人为赵某,女,30岁,某工厂职工。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认定赵某的前男友陈某及其表弟范某有重大嫌疑,于是拘留了陈某和范某,并经检察院批准后对二人实施了逮捕。案件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问题:

    1.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应当听取哪些人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检察院应在多长时间内审查起诉完毕?

    2.检察院经审查起诉,认为证据不足,想要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如何处理?

    3.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应送达哪些人或单位?哪些主体有权提起对该不起诉决定的救济程序?

    4.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如果决定对二被告人提起公诉,在第一审法院庭审期间,被告人陈某死亡,应当如何处理?

    5.在第一审法院庭审过程中,如果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应当听取哪些人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检察院应在多长时间内审查起诉完毕?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69、170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2.检察院经审查起诉,认为证据不足,想要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如何处理?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4.检察院作出的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决定书应送达哪些人或单位?哪些主体有权提起对该不起诉决定的救济程序?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74、175、176、177条的规定,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被害人。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错误,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案中被不起诉人无权对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书提起救济程序。

    5.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如果决定对陈某提起公诉,在第一审法院庭审期间,被告人陈某死亡,应当如何处理?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本案中,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如果决定对陈某提起公诉,在第一审法院庭审期间,被告人陈某死亡,若能查清陈某无罪,法院应对其宣告无罪;否则,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6.在第一审法院庭审过程中,如果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依据《高法解释》第242条的规定,“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撤回起诉的理由,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对于本案,在第一审法院庭审过程中,如果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 第7题:

    陈某与王某打架斗殴,乡派出所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对王某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 A、乡派出所对陈某做出拘留决定前,应告知陈某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 B、派出所可以当场做出对王某的罚款决定,还可当场收缴
    • C、陈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县公安局
    • D、若王某也不服,可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陈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网络公司聘用。工作期间,陈某与公司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争议。关于该争议解决方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必须在此之前先申请调解
    • B、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在此之后不能够提起诉讼
    • C、社会保险问题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陈某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 D、陈某可自己与公司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人共同与公司协商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朱某、谢某因涉嫌抢劫罪被甲省乙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朱某聘请的律师陈某在为其辩护时帮助其毁灭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可以同时为朱某、谢某提供辩护
    • B、甲省公安厅可以指定乙市丙区公安局对陈某立案侦查
    • C、甲省公安厅可以对陈某立案侦查
    • D、丁市公安局被甲省公安厅指定对陈某管辖后,侦查终结应当向甲省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胡某与黄某长期保持同性恋关系,胡某创作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发表。后胡某迫于父母压力娶陈某为妻,结婚时陈某父母赠与一套房屋,登记在陈某和胡某名下。婚后,胡某收到出版社支付的小说版税10万元。此后,陈某得知胡某在婚前和婚后一直与黄某保持同性恋关系,非常痛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胡某隐瞒同性恋重大事实,导致陈某结婚的意思表示不真实,陈某可请求撤销该婚姻

    B

    陈某受欺诈而登记结婚,导致陈某父母赠与房屋意思表示不真实,陈某父母可撤销赠与

    C

    该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D

    10万元版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受胁迫的婚姻为可撤销婚姻。陈某受欺诈结婚不能撤销。
    B项,陈某父母的赠与是合同关系,目的是转移房屋的所有权,该意思表示的作出是真实的,与陈某受欺诈而登记结婚缔结身份关系无关。
    C项,《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故为夫妻共同财产
    D项,《婚姻法解释(二)》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7条第3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所以婚后实际取得的10万元版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第11题:

    单选题
    陈某与王某打架斗殴,乡派出所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对王某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A

    乡派出所对陈某做出拘留决定前,应告知陈某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B

    派出所可以当场做出对王某的罚款决定,还可当场收缴

    C

    陈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县公安局

    D

    若王某也不服,可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陈某租住某房屋后,为牟取非法利益,伪造房产证,在房屋产权人刘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张贴出租房屋的小广告。后陈某与被害人石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以租金、押金的名义收取石某人民币2万余元后逃匿。对陈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陈某具有很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

    B

    陈某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

    C

    陈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D

    陈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陈某采取欺骗手段,不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骗取对方大量钱财后逃跑,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 第13题:

    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二第32题)

    A.应当中止对陈某、姚某的审查起诉

    B.可以对陈某中止审查起诉,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C.应当将案件中陈某的部分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D.应当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待抓获陈某后再继续审查起诉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刘某与陈某涉嫌组织卖淫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对刘某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在办理刘某的审查批捕时,发现对陈某也应当逮捕.这时,检察院该如何处理?

    A.本案不是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检察院应当对刘某批准逮捕,对陈某置之不理

    B.检察院应当将案卷退回,建议公安机关重新对刘某陈某两人一并提请批准逮捕

    C.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对陈某提请批准逮捕

    D.对检察院的建议,如果公安机关说明不提请逮捕的理由,但理由不能成立的,检察院可以对陈某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正确答案:CD
    73.【答案】CD 【考点】 审查批准逮捕【解析】 《高检规则》第10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 第15题:

    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一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下列做法中,( )是正确的。

    A.应当中止对陈某、姚某的审查起诉

    B.可以对陈某中止审查起诉,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C.应当将案件中陈某的部分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

    D.应当将全案退回公安机关,待抓获陈某后再继续审查起诉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共同犯罪中,不在案的可以中止审查起诉,在案的继续审查起诉。8项可以对陈某中止审查起诉,对姚某继续审查起诉正确。

  • 第16题:

    王某将自己的热水器赠送给陈某,陈某询问热水器是否有问题,王某告知陈某“没问题,放心用”。陈某使用热水器淋浴时,热水器漏电将陈某击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应向陈某承担赔偿责任
    B:陈某无权要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C:王某应向陈某承担公平责任
    D:王某应向陈某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A
    解析:
    《合同法》第191条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题中,王某向陈某保证赠与物无瑕疵,造成陈某损失,王某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王某违反的是合同法上的瑕疵担保责任,王某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因此王某承担的责任是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不是侵权法上的侵权责任,所以A选项正确,CD选项不正确。

  • 第17题:

    方某故意伤害一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聘请某公安机关的鉴定人陈某进行鉴定,并通知陈某出庭开庭时,被告人以陈某不是高级职称为由申请其回避,并以检察院出席法庭的书记员马某曾经接受过被害人的请客为由申请其回避,对此行为的评价,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两人的回避均应由法庭当庭驳回

      B.两人的回避均应由法院院长决定

      C.马某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陈某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D.陈某的回避由合议庭当庭驳回,马某的回避问题由检察长决定


    答案:D
    解析:
    D。详情请参考《刑事诉讼法》第28条、29条、30条、31条及30条第2款的规定:“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故D项正确。

  • 第18题:

    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的是()。

    • A、王某招募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B、黄某为童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
    • C、刘某与陈某事先通谋,先由刘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再由陈某将诈骗所得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通过交易游戏点卡套现
    • D、贾某明知朱某利用虚假网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涉案金额巨大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陈某向贺某借款20万元,借期2年。张某为该借款合同提供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张某在陈某不能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但未约定保证期间。陈某同时以自己的房屋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登记。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抵押期间,谢某向陈某表示愿意以50万元购买陈某的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陈某将该房屋卖给谢某应得到贺某的同意 
    • B、如陈某将该房屋卖给了谢某,则应将转让所得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C、如陈某另行提供担保,则陈某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贺某同意 
    • D、如谢某代为偿还20万元借款,则陈某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贺某同意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2011年9月,民警赵某负责办理陈某涉嫌抢夺一案,经过调查取证,于9月14日对陈某立案侦查,10月30日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陈某,11月3日,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陈某的决定,赵某为了收取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未立即释放陈某,羁押至同年11月8日将陈某释放,赵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 B、滥用职权罪
    • C、不构成犯罪
    •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张某明知陈某设置虚假网站,利用“木马”程序链接实施诈骗,仍为其提供网络存储和通讯传输的技术支持。王某明知陈某通过电信网络诈骗获得3万元,仍通过使用POS机刷卡套现,协助其转移财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陈某诈骗数额巨大
    • B、对张某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C、王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D、对陈某酌情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多选题
    抵押期间,谢某向陈某表示愿意以50万元购买陈某的房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8年真题]
    A

    陈某将该房屋卖给谢某应得到贺某的同意

    B

    如陈某将该房屋卖给了谢某,则应将转让所得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C

    如陈某另行提供担保,则陈某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贺某同意

    D

    如谢某代为偿还20万元借款,则陈某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贺某同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D两项,《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即抵押物转让必须经抵押权人同意。本题中,陈某欲将房屋售与谢某,应得到抵押权人贺某的同意,否则不得转让房屋,除非谢某代陈某偿还20万元借款以消灭贺某的抵押权。
    B项,《物权法》第191条第1款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本题中,陈某将房屋卖给谢某后,应当将转让所得价款向抵押权人贺某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C项,根据《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抵押物转让只有在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情况下,才可以排除抵押权人同意。如果陈某另行提供担保,其另行提供担保和转让原担保物的行为都是需要经过贺某的同意。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
    A

    王某诉陈某不承担赡养义务一案中,陈某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陈某适用拘传

    B

    刘某诉周某借款不还一案中,周某宣称其有已还款的证据,且案情需周某到庭才能查清,周某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对周某可适用拘传

    C

    谢某诉姚某不承担抚育义务一案中,谢某为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马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马某可适用拘传

    D

    张某诉吴某侵权一案中,吴某为未成年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为赵某,法庭认为赵某必须到庭,经一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对赵某可以适用拘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2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民诉解释》第17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2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