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微博只可以发布文字,不可以发布图片和视频
B.用户可以在微博上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在微博上发布信息供别人浏览
C.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微博信息
D.微博有网易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
第2题:
第3题:
对县市执法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申请行政复议。
第4题:
2010年两会前中央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会议进程中,两会微博异常活跃,代表委员与群众通过微博沟通、交流意见,很多群众的意见通过网络传进了人民大会堂。同时,网络监督、网络反腐这些越来越热的民问监督形式,也频现于代表委员的议政声中。 据此回答问题。 中央领导和代表委员关注网络民意()。 ①在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②表明网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③表明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素质不高 ④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国家机关
第5题:
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
第6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11年,作为政府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政务微博快速增长,政府部门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当越来越多的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必将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气象。 材料二:有些网民会在微博上散布一些谣言,这些谣言所造成的社会情感伤害、政府形象被黑、群众生活受困以及现实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久而久之,最受伤害的便是社会互信,这使信息有效沟通、社会有效管理、危机有效防范的成本大大增加。 有人认为:“构建健康的微博平台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第7题: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其主要实施机关是()
第8题:
某地公安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微博、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手机已成为重要的个人媒体工具,在手机被视为媒体的初期,指的是对手机报的传播,是大众媒介借助手机进行传播的新形式,在今天,我们注意到手机用户利用手机媒体传播新闻、表达诉求的热情,通常所说的“新意见阶层”、“自媒体”、“公民媒体”、“市民媒体”等,都离不开对手机媒体的考察。 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3、84亿人,手机网民占到总网民规模的60、8%,这样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便捷的移动互联渠道,意味着手机正成为人们进行新闻和舆论参与的重要工具。微博是手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微博通过与手机绑定便如虎添翼,2007年墨西哥城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是微博用户利用手机微博最先向世界发布了消息,在国内,多数微博都可以利用短信、飞信或手机WAP上网来发布信息。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网络舆论的发展取决于()。
第10题:
执法机关不得越权,如果越权则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下列不可归为越权的是()。
第11题: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的发布者只能是某个组织或单位,而不能是个人。
各地公安微博的开通,可以实现警务公开、服务群众和舆论引导、化解矛盾等功能。
微博的准入门槛低,互动性好,信息传播速度快。
第12题:
应用程序
微博
微信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所称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等网络平台以注册用户公众账号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1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2.04亿。微博,以其“更新快、互动性强,直接点对点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在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微博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重庆利用“红色微博”传播社会正面信息。微博中也充斥着“西化、淡化、俗化”等社会思潮,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价值观。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面对数亿网民,如何正确引导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事关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败大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如何更好的发挥微博的作用?
第17题:
下面有关微博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第19题:
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都属于那类网络平台()
第20题: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第21题:
手机已成为重要的个人媒体工具,在手机被视为媒体的初期,指的是对手机报的传播,是大众媒介借助手机进行传播的新形式,在今天,我们注意到手机用户利用手机媒体传播新闻、表达诉求的热情,通常所说的“新意见阶层”、“自媒体”、“公民媒体”、“市民媒体”等,都离不开对手机媒体的考察。 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3、84亿人,手机网民占到总网民规模的60、8%,这样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便捷的移动互联渠道,意味着手机正成为人们进行新闻和舆论参与的重要工具。微博是手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微博通过与手机绑定便如虎添翼,2007年墨西哥城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是微博用户利用手机微博最先向世界发布了消息,在国内,多数微博都可以利用短信、飞信或手机WAP上网来发布信息。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
第22题:
网络课程平台
网络资源平台
网络互动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
第23题:
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