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和个人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 )
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
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D.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不能是由境外人员实施的
第2题:
关于缓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第3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来源: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刑事案件中,应由检查机关负责侦查的是()。
第7题:
关于特殊累犯表述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哪些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第9题:
下列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担任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权利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剥夺政治权利只可以附加适用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第11题:
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的犯罪分子
第12题:
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第13题:
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
第14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境内的A机构资助我国境外的B组织对我国实施分裂国家罪,A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美国境内的一个组织资助我国公民肖某实施叛逃罪,该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德国人里杰霍夫秘密资助一个家住北京的我国公民何某实施背叛国家罪,里杰霍夫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我国公民李某家住上海,长期资助其邻居法国人比克从事为境外某机构窃取、收买国家秘密的活动,李某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关于违法和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19题:
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有:()。
第20题:
下列可以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是()
第21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
贪污贿赂的犯罪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第24题:
前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后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3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