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只有在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时,才能成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的,成立叛逃罪 C.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的,只有危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时,才成立叛逃罪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的,即使没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也成立叛逃罪

题目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只有在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时,才能成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的,成立叛逃罪
C.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的,只有危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时,才成立叛逃罪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的,即使没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也成立叛逃罪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和个人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 )

    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

    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D.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不能是由境外人员实施的


    正确答案:B
    【解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考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既可以是已经实施的.也可以是处于策划、组织中的行为,只要该行为足以对国彖安全造成威胁就应当符合犯罪构成。

  • 第2题:

    关于缓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参考答案:ABD

  • 第3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来源: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正确答案:C
    选项A不正确。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人与敌人相勾结通谋,有颠覆国家政权的意思联络,当然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与敌人并没有颠覆国家政权的通谋,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资敌罪。选项B不正确,因为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选项D不正确,因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不包括资助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第4题:

    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有(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C.将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答案:A,B,C,D
    解析:
    维护国家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因此,选ABCD。

  • 第5题: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后两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B.前后两罪中有一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C.前后两罪是判处了或者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
    D.后一危害国家安全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之内


    答案:A
    解析:
    【精解】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故选A项。

  • 第6题:

    下列刑事案件中,应由检查机关负责侦查的是()。

    • A、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B、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
    • C、贪污贿赂的犯罪
    • D、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关于特殊累犯表述正确的是()。

    • A、前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 B、后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 C、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
    • D、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E、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3年之内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下列哪些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 A、累犯
    • B、犯罪集团的主犯
    • C、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 D、暴力犯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下列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 B、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 C、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
    • D、社会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刑罚中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担任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权利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

    剥夺政治权利只可以附加适用

    D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该题针对“附加刑”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C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具体适用情形。选项A不正确。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人与敌人相勾结通谋,有颠覆国家政权的意思联络,当然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与敌人并没有颠覆国家政权的通谋,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资敌罪。选项B不正确,因为《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选项D不正确,因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不包括资助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C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人与敌人相勾结通谋,有颠覆国家政权的意思联络,当然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与敌人并没有颠覆国家政权的通谋,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资敌罪
    B项,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D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不包括资助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第13题:

    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


    参考答案:对

  • 第14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境内的A机构资助我国境外的B组织对我国实施分裂国家罪,A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美国境内的一个组织资助我国公民肖某实施叛逃罪,该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德国人里杰霍夫秘密资助一个家住北京的我国公民何某实施背叛国家罪,里杰霍夫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我国公民李某家住上海,长期资助其邻居法国人比克从事为境外某机构窃取、收买国家秘密的活动,李某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正确答案:BD
    《刑法》第107条规定:“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 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选项AC正确。因叛逃罪与为境外窃取、刺 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均不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对象,因此BD错误。

  • 第15题:

    下列关于法院管辖的规定,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犯罪案件均应由中级法院一审
    B、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可以由基层法院一审
    C、未成年与成年共同犯罪的,应当分案由不同的审判组织审理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案应由中级法院审理

    答案:A,B,C,D
    解析:
    刑诉法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是对最低级别的控制,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1条的规定,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属于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则属于高级法院进行一审的案件。所以A选项表述错误,错在“均应”字上,太绝对了,该选项是正确答案。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在案件的管辖权转移上,下级可以给移送上级;上级不得移送给下级,故此,B表述错误,系正确答案。按照《高法解释》第464条的规定,未成年与成年共同犯罪的,可分案处理,即可分案审理也可一并审理,所以,C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也并非判处无期徒刑以上(法定最高刑7年),故此,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

  • 第16题:

    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数犯罪由一般主体构成
    B.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C.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答案:A,B
    解析:
    危害国家安全罪只能是故意作为犯罪。

  • 第17题:

    下列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犯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犯罪
    • B、计算机犯罪是危害计算机信息的犯罪
    • C、计算机犯罪是危害人类的犯罪
    • D、仅仅以计算机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不是纯粹的计算机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关于违法和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 B、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 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 D、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也不一定违法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有:()。

    • A、间谍罪
    •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
    • C、煽动分裂国家罪
    • D、叛逃罪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下列可以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是()

    •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 B、恐怖活动犯罪
    • C、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
    • D、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判断题
    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刑事案件中,应由检查机关负责侦查的是()。
    A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B

    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

    C

    贪污贿赂的犯罪

    D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特殊累犯表述正确的是()。
    A

    前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B

    后罪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C

    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

    D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E

    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3年之内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对于特殊累犯,前罪与后罪的相隔时间,不影响特殊累犯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