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

题目
《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
解析:
。《刑法》第86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擻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巳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第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刑法》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据此,只有A、B、C选项正确。
更多“《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参考答案:

    概念:缓刑是对所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对实现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守一定的要求,否则缓刑可以予以撤销。
    撤销缓刑的条件: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罪或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相关规定执行。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第2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实际执行13年以上的,才可以被假释

    B.王某至少要实际执行6年以后,才能被假释

    C.假释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裁定

    D.若王某与张某曾被减刑,则不适用假释

    E.假释建议书由监狱提出


    正确答案:ACE
    本题考核假释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起始时间从判决执行之IEJ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能假释。本题中,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张某要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能假释,王某要实际执行5年以上,才能被假释。所以选项B错误。减刑以后,也可以被假释。所以选项D错误。

  • 第3题:

    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假释的撤销。 A项,根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

  • 第4题: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适用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累犯,认真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可以假释
    B、因故意杀人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3以上,可以假释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假释的对象条件、考验期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 第5题:

    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 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张某1995年7月1日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2001年12月仍在服刑中。对张某能否适用假释?

    • A、适用新刑法,可以假释
    • B、适用旧刑法,不得假释
    • C、适用新刑法,不得假释
    • D、适用旧刑法,符合规定的可以假释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对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可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的情形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 第8题:

    单选题
    张某1995年7月1日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2001年12月仍在服刑中。对张某能否适用假释?
    A

    适用新刑法,可以假释

    B

    适用旧刑法,不得假释

    C

    适用新刑法,不得假释

    D

    适用旧刑法,符合规定的可以假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被宣告______的犯罪分子,在______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______,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关于三个空格的填充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均应填“假释”

    B

    均应填“缓刑”

    C

    既可均填“假释”,也可均填“缓刑”

    D

    既不能均填“假释”,也不能均填“缓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第86条第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70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在对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进行解释时,可以同时使用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B

    类推解释必然被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

    C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界限是刑法规定用语的可能语意界限

    D

    当然解释的结论必然被罪刑法定原则所接受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二者不是对立关系。文理解释侧重于提供一种解释理由,而论理解释侧重于提供一种解释技巧。文理解释通过刑法用语的可能含义来证明某种解释结论的合理性。论理解释通过各种解释技巧来阐明刑法用语的含义。例如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及补正解释等。对一个刑法用语,可以通过扩大解释得出某个结论,又可以根据文理解释来论证该结论是否属于这个用语的可能含义,如果属于,则从文理上为该结论提供了一个合理性的理由。
    B项,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类推解释
    C项,刑法解释的界限超越刑法规定用语的可能语意范围,必然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侵犯公民的自由,从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D项,当然解释的结论也不必然被罪刑法定原则所接受,当然解释中蕴含着在出罪解释时举重以明轻、在入罪时举轻以明重的当然道理。当然解释是根据体系解释的需要所做的一种目的性推论。由于刑法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直接采用当然解释认定行为构成犯罪。换言之,在适用举轻以明重的解释原理进行当然解释时,也要求案件事实符合刑法条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而不能简单地以案件事实危害严重为由以犯罪论处。

  • 第11题:

    问答题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对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可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的情形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正确答案: 概念:缓刑是对所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对实现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守一定的要求,否则缓刑可以予以撤销。
    撤销缓刑的条件: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罪或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相关规定执行。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甲的假释,正确的是:( )

    A.如果乙被救活,则不必撤销假释

    B.无论乙是否被救活,都要撤销假释

    C.如撤销假释,要用“先减后并”的方式并罚

    D.如撤销假释,要用“先并后减”的方式并罚


    正确答案:BC
    【解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的,肯定要撤销假释。该罪是新罪,当然要先减后并。

  • 第14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
    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答案:A
    解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对于犯罪分子进行假释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3)限度条件:有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无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3年。但是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期限的限制。 (4)禁止条件:①累犯不得假释;②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注意:第一,1997年10月1日以前犯罪,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累犯以及因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仍然可以假释;第二,原判为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减刑后减为10年以下的,仍不适用假释;第三,对于一人犯数罪的,只要一罪属于暴力性犯罪且被判处10年以上或者有期徒刑的,则不可假释,如果是数罪并罚后累计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仍可假释。 (5)特殊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程序限制。本题中B、C、D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故选A项。

  • 第15题:

    被宣告______的犯罪分子,在_______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________,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关于三个空格的填充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均应填“假释”
    B:均应填“缓刑”
    C:既可均填“假释”,也可均填“缓刑”
    D:既不能均填“假释”,也不能均填“缓刑”

    答案:B
    解析:
    【考点】缓刑【详解】本题是送分题,主要考查对法条的掌握。《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第86条第1至2款对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理作出了如下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因此,B当选。

  • 第16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假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均可适用假释
    B.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C.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
    D.对犯抢劫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假释。(1)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选项A错误。(2)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所以选项C错误。(3)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选项D错误。

  • 第17题:

    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 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 C、因在假释期间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 D、撤销假释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缓刑、减刑、假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因拐骗儿童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对甲既不能缓刑,也不能假释,但可以减刑
    • B、乙因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法院应当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 C、如果是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无论是缓刑还是假释,无论是在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或假释
    • D、如果是漏罪,无论是缓刑还是假释,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撤销缓刑或假释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缓刑、减刑、假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因拐骗儿童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对甲既不能缓刑,也不能假释,但可以减刑

    B

    乙因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法院应当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C

    如果是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无论是缓刑还是假释,无论是在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或假释

    D

    如果是漏罪,无论是缓刑还是假释,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撤销缓刑或假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缓刑、减刑、假释。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枪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5年

    B

    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

    韩某实际执行10年以上的,才可以被假释

    B

    若韩某被假释,考验期为10年

    C

    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D

    若舒某与韩某曾被减刑,则不适用假释

    E

    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舒某再犯新罪,应当搬销假释,依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E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5年真题]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置包括三种情形:①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②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但假释后所经过的考验期,不得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③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不存在数罪并罚的问题。
    A项,《刑法》第86条第1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先减后并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B项,《刑法》第86条第3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C项,根据《刑法》第86条第2款的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先并后减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D项,根据《刑法》第85条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发现新罪、漏罪,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不能撤销假释,而应对漏罪直接作出判决

  • 第23题:

    单选题
    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B

    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假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5年)
    A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均可适用假释

    B

    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C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

    D

    被假释的罪犯,一律不得减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