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王某和刘某相约投毒杀人,由刘某负责买毒药。王某在拿到毒药的第三天,决定放弃杀人行为,他将毒药扔人河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王某构成犯罪中止
C.刘某构成犯罪未遂
D.刘某构成犯罪预备
第2题:
刘某习惯每晚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邻居王某认为会招引苍蝇并影响自己出入家门。王某为此与刘某多次交涉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不得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以保证自家的正常通行和维护环境卫生。关于本案的诉讼标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要求刘某不得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的请求
B.王某要求法院保障自家正常通行权的请求
C.王某要求刘某维护环境卫生的请求
D.王某和刘某之间的相邻关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第8题:
王某,男,汉族,1976年5月12日生,江西省吉安市人,住江西吉安市龙槐小区,无前科劣迹。叶某,女,汉族,1980年4月2日生,江西省吉安市人,住江西吉安市新区,无前科劣迹。王某怀疑其妻与刘某有不正当关系,遂于某晚跟踪其妻至刘某住所。进屋后,王某发现其妻披头散发,正在哭泣, 刘某站在旁边,王大怒,遂殴打其妻,并与刘发生争吵。王知道刘某有百万家财,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要钱。于是将刘某掳至姘妇叶某的住所(当时叶不在家),对刘某进行殴打、捆绑,反锁屋门将刘拘禁达一天之久。后叶某返回住所,王某以实情相告,叶未加制止,并与王某一起致信刘妻称:刘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等控制之中,为示惩戒,速送30万元至某公园指定地点,钱到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刘妻害怕,将钱放至指定地点。王某让叶某去公园取钱,叶某不敢去。于是王某留下叶某看管刘某,自己去取赃款。在王外出取钱之时,刘某哀求叶某将自己放掉,并称王某心狠手辣,钱到手后,决不会放过叶某。叶某恐惧,将刘某放掉,并和刘某一起去某边防派出所报警,带领民警去公园捉拿王某。民警赶到公园时,王某早已携款逃走。叶某放掉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请说明理由。
第9题:
陆某在街上看见王某的手包很鼓,以为包内有很多钱,遂跟踪王某。王某到一商场购物,将包放在柜台上,低头试鞋子的时候,陆某趁机拿走手包。回家后,打开手包发现,包内除现金4000元外,还有警官证。陆某用警官证冒充警察抓赌,并使用暴力没收赌资。陆某的行为构成()。
第10题:
张某与王某为夫妻,共同购置房屋一套,登记在张某名下。以后,张某在未征得王某同意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将该房屋卖给刘某。事后,王某要求刘某退房,刘某不同意。对该房屋,在法律上()
第11题:
无权代理
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效力待定
第12题:
王某将刘某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创作的作品发表
王某将刘某创作的情节故事,经加工后以改头换面的形式用自己的名义发表
王某长期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地理知识等素材进行创作,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王某根据他人的观点、方法进行创作,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王某将刘某曾经对他讲述的一段经历作为自己小说中的一段情节,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第13题:
王某将一台笔记本电脑交给刘某,请刘某帮其销售并约定将销售价格的1%支付给刘某。刘某将该笔记本销售给赵某,在销售时没有提到王某并且告诉赵某说:“这个笔记本是我的。”刘某帮助王某销售笔记本的行为属于( )。
A.代理
B.行纪
C.居间
D.委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王某打算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到好友刘某家去借猎枪,刘某问王某借枪干什么,王某笑着说:“去抢银行。”刘某笑着捶了王某一拳,将枪借给了王某,并嘱咐他小心使用。后王某持枪将人打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0题:
某日,陆某在街上看见王某的手包很鼓,以为包内有很多钱,遂跟踪王某。此后,王某到一商场购物时,将包放在柜台上,低头试鞋子的时候,陆某趁机拿走手包,回家后,打开手包发现,包内除现金4000元外,还有六四手枪一支和警官证。陆某将手枪和警官证等其他物品藏在家中。陆某的行为构成()。
第21题:
张某、王某二人发现刘某一人独自行走,拿一手提包(内有现金等贵重物品,价值5000余元),遂尾随其后,蓄谋行抢。当刘某走到一无人拐角处时,张某乘刘某不备从刘某背后用双手将其抱住,王某乘机将刘某手中提包抢走。张某、王某构成抢夺罪。
第22题:
第23题:
王某要求刘某不得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的请求
王某要求法院保障自家正常通行权的请求
王某要求刘某维护环境卫生的请求
王某和刘某之间的相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