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下列哪些事项有可能导致我国外贸主管部门启动对外贸易调查?
第3题:
《反倾销协议》中的损害分为()。
第4题:
实施保障措施的要件是()
第5题:
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的增加,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
第6题:
甲乙丙三国企业均向中国出口某化工产品,2010年中国生产同类化工产品的企业认为进口的这一化工产品价格过低,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调查申请。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7题:
依我国《对外贸易法》,我国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启动对外贸易调查的事项包含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
第8题:
某项产品的进口激增
进口激增是由于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结果
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同类产品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进口激增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结果
第9题: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出口方倾销或补贴的结果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国内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
第10题:
反倾销税税额不应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甲乙丙三国企业
商务部可要求甲乙丙三国企业作出价格承诺,否则不能进口
倾销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即可就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
第11题:
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
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因该类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并没有绝对增加,故不能采取保障措施
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可通过价格承诺避免保障措施的实施
第12题:
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
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因为该类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并没有绝对增加,故不能采取保障措施
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可通过价格承诺避免保障措施的实施
第13题: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实施保障措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某项产品的进口激增;第二,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第14题:
根据《保障措施条例》,下列说法哪项不符合条例的规定?()
第15题:
在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反倾销协议》中,倾销对进口方的损害是指()
第16题:
实施保障措施的要件是()。
第17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商务部可决定采取保障措施?()
第18题: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第19题:
保障措施中“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是指某种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指进口数量的绝对增加或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
终裁决定确定不采取保障措施的,已征收的临时关税应当予以退还
保障措施只应针对终裁决定作出后进口的产品实施
第20题:
受损害的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
受损害的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因该类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并没有绝对增加,故不能采取保障措施
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可通过价格承诺避免保障措施的实施
第21题:
某项产品的进口激增
进口激增是由于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结果
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同类产品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第22题:
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出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
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阻碍
第23题:
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
进口方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
进口方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供应大幅度减少
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阻碍
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的威胁
第24题:
进口威胁
贸易损害
经济损害
产业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