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太和牛太太一起到商场购物,恰好商场清洁工李某正在擦地,由于地板太滑导致刘太太摔倒,左脚扭伤,玉镯被摔碎,牛太太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刘太太住院治疗花了大量医疗费,同时玉镯也价值连城。于是刘太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刘太太和牛太太应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B.李某和商场应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C.商场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D.李某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题目
刘太太和牛太太一起到商场购物,恰好商场清洁工李某正在擦地,由于地板太滑导致刘太太摔倒,左脚扭伤,玉镯被摔碎,牛太太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刘太太住院治疗花了大量医疗费,同时玉镯也价值连城。于是刘太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刘太太和牛太太应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B.李某和商场应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C.商场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D.李某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相似考题
更多“刘太太和牛太太一起到商场购物,恰好商场清洁工李某正在擦地,由于地板太滑导致刘太太摔倒,左脚扭伤,玉镯被摔碎,牛太太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刘太太住院治疗花了大量医疗费,同时玉镯也价值连城。于是刘太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二回答7~10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刘玉()。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答案:C
    解析:
    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而且内容相互冲突的,推定遗嘱人修订、撤销了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不过,数份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则应以最后的公证遗嘱为准。本案中刘玉是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同时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即刘老太太的第一封自书遗嘱无效。


    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


    本案中,刘老太的遗嘱只有最后的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有效,所以谢欢什么也无法获得。

  • 第2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二回答7~10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儿子谢欢()。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答案:D
    解析:
    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而且内容相互冲突的,推定遗嘱人修订、撤销了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不过,数份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则应以最后的公证遗嘱为准。本案中刘玉是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同时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即刘老太太的第一封自书遗嘱无效。


    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


    本案中,刘老太的遗嘱只有最后的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有效,所以谢欢什么也无法获得。

  • 第3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是()。
    A:刘玉
    B:谢欢
    C:谢欢、谢琴、谢雨
    D:刘玉、谢欢、谢琴、谢雨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按第二份自书遗嘱执行
    B:第一份自书遗嘱无效
    C:第二份自书遗嘱无效
    D:三份遗嘱都有效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李某和张某到华美购物中心采购结婚物品。张某因购物中心打蜡地板太滑而摔倒,致使左臂骨折,住院治疗花费了大量医疗费,婚期也因而推迟。当时,购物中心负责地板打蜡的郑某目睹事情的发生经过。受害人认为购物中心存在过错,于是,起诉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关于本案诉讼参与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张某应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B:李某、郑某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
    C:华美购物中心为本案的被告
    D:华美购物中心与郑某为本案共同被告

    答案:B,C
    解析:
    【考点】诉讼参与人【详解】首先可以确定李某并非本题中的适格当事人,因其对本案并不存在诉的利益,不具备成为当事人的条件,所以A选项错误。李某、郑某共同目睹了张某在购物中心摔倒的全过程,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符合成为本案证人的条件,所以B选项正确。张某在华美购物中心购物,并因为打蜡地板太滑以致摔伤,造成人身损害,《民诉意见》第42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当事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华美购物中心作为单独被告,C选项是正确的。

  • 第6题:

    刘太太和牛太太一起到商场购物,恰好商场清洁工李某正在擦地,由于地板太滑导致刘太太摔倒,左脚扭伤,玉镯被摔碎,牛太太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刘太太住院治疗花了大量医疗费,同时玉镯也价值连城。于是刘太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刘太太和牛太太应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 B、李某和商场应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 C、商场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 D、李某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是()

    • A、刘玉
    • B、谢欢
    • C、谢欢、谢琴、谢雨
    • D、刘玉、谢欢、谢琴、谢雨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刘元元过马路的时候,一位老太太:(  )。
    A

    正要过马路

    B

    正在过马路

    C

    已经过马路了

    D

    站在马路上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这时她看见一位老太太正巧也要穿过这条车辆拥挤的马路”说明她看见一位老太太正要过马路。

  • 第9题:

    不定项题
    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是()。
    A

    刘玉

    B

    谢欢

    C

    谢欢、谢琴、谢雨

    D

    刘玉、谢欢、谢琴、谢雨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商场为举行大型暑期打折促销活动,事先发了许多宣传资料。到活动当日,商场组织数名保安现场维持秩序,并在商场门口竖起安全警告牌,提醒前来购物的顾客自觉维护现场秩序。但由于前来商场购物的顾客太多,一大早商场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群。到商场开门营业时,人群一哄而上,场面一时失控,致使一名八旬老太太被人群挤倒在地,造成左臂骨折以及身上多处外伤。 事发后老太太的家人立即前来与某商场交涉,认为商场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应该对老太太的伤害负有责任,要求商场赔偿老太太受伤期间所发生的医药费、营养费等经济损失。但商场负责人的态度是:他们当日组织数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并且竖起了安全警告牌,已经尽到保护顾客安全的义务。老太太自己也应该意识到商场举行打折活动,购物人员必然很多,自己应该避免单独到这种人群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所以,对老太太得请求不予采纳。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的含义?

    正确答案: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刘玉()
    A

    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

    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

    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

    什么也无法获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同时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即刘老太太的第一封自书遗嘱无效。

  • 第12题:

    单选题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关于刘老太太的遗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按第二份自书遗嘱执行

    B

    第一份自书遗嘱无效

    C

    第二份自书遗嘱无效

    D

    三份遗嘱都有效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

  • 第13题:

    刘先生为太太投保了一份终身寿险,受益人是他们的儿子刘小强,由于交通意外,太太与儿子同时死亡,不能证明谁先死亡,则()。

    A:保险合同失效
    B:保险金是刘太太的遗产
    C:保险金直接给付刘先生
    D:保险金是刘小强的遗产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二回答7~10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按第二份自书遗嘱执行
    B:第一份自书遗嘱无效
    C:第二份自书遗嘱无效
    D:三份遗嘱都有效

    答案:B
    解析:
    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而且内容相互冲突的,推定遗嘱人修订、撤销了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不过,数份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则应以最后的公证遗嘱为准。本案中刘玉是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同时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即刘老太太的第一封自书遗嘱无效。


    如果遗嘱人明确表示要对遗嘱进行修订、撤销,遗嘱需要具备法定形式,并且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能对公证的遗嘱进行修订或者撤销。


    本案中,刘老太的遗嘱只有最后的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有效,所以谢欢什么也无法获得。

  • 第15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刘玉()。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共用题干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儿子谢欢()。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刘先生夫妇一起在北京某企业上班。刘太太2015年28岁,生育第一胎,属于晚育吗?能否享受晚育假期?如果刘太太希望给晚育假期给刘先生可以吗?


    正确答案: 可以,根据目前北京生育政策规定,属于晚婚且生育第一胎,则属于晚育,可以享受30天晚育假期。这30天产假可以由刘先生享受,视为陪产假。

  • 第18题:

    《骆驼祥子》中谁的引诱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 A、夏太太
    • B、李太太
    • C、王太太
    • D、张太太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儿子谢欢()

    •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 D、什么也无法获得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刘太太和牛太太一起到商场购物,恰好商场清洁工李某正在擦地,由于地板太滑导致刘太太摔倒,左脚扭伤,玉镯被摔碎,牛太太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刘太太住院治疗花了大量医疗费,同时玉镯也价值连城。于是刘太太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刘太太和牛太太应为本案的共同原告

    B

    李某和商场应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C

    商场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D

    李某是本案唯一的被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商场为举行大型暑期打折促销活动,事先发了许多宣传资料。到活动当日,商场组织数名保安现场维持秩序,并在商场门口竖起安全警告牌,提醒前来购物的顾客自觉维护现场秩序。但由于前来商场购物的顾客太多,一大早商场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群。到商场开门营业时,人群一哄而上,场面一时失控,致使一名八旬老太太被人群挤倒在地,造成左臂骨折以及身上多处外伤。 事发后老太太的家人立即前来与某商场交涉,认为商场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应该对老太太的伤害负有责任,要求商场赔偿老太太受伤期间所发生的医药费、营养费等经济损失。但商场负责人的态度是:他们当日组织数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并且竖起了安全警告牌,已经尽到保护顾客安全的义务。老太太自己也应该意识到商场举行打折活动,购物人员必然很多,自己应该避免单独到这种人群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所以,对老太太得请求不予采纳。本案中商场侵犯了老太太的什么权利?违背了什么义务?

    正确答案: 侵犯了其安全保障权。违背了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义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商场为举行大型暑期打折促销活动,事先发了许多宣传资料。到活动当日,商场组织数名保安现场维持秩序,并在商场门口竖起安全警告牌,提醒前来购物的顾客自觉维护现场秩序。但由于前来商场购物的顾客太多,一大早商场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群。到商场开门营业时,人群一哄而上,场面一时失控,致使一名八旬老太太被人群挤倒在地,造成左臂骨折以及身上多处外伤。 事发后老太太的家人立即前来与某商场交涉,认为商场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应该对老太太的伤害负有责任,要求商场赔偿老太太受伤期间所发生的医药费、营养费等经济损失。但商场负责人的态度是:他们当日组织数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并且竖起了安全警告牌,已经尽到保护顾客安全的义务。老太太自己也应该意识到商场举行打折活动,购物人员必然很多,自己应该避免单独到这种人群多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所以,对老太太得请求不予采纳。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在此案中,某商场虽然采取了树立安全警告牌和组织保安现场维持秩序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尽到了保护义务。但是,当开门营业之前看到门口聚集大堆人群,商场有关人员应当能够预知到场面可能会发生混乱,应当采取打开其他进入商场的入口,疏导人群仍不同的入口进入商场,或者组织现场群众排队,有秩序的进入商场购物等相关措施。仍而达到防止危害发生的目的。所以,商场应当对老太太所受的伤害负有责任,老太太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但是,老太太自己也应该考虑到自己年纪大,行动不便等因素,尽量避免单独前往人群多的地方。并且,商场树立了安全警告牌,尽到一定的提醒义务。所以,老太太也应当因为自己没尽到注意义务而对自己的伤害负有一定的责任。
    因此,商场应当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64岁的李老太太,进城多年无所事事。2013年3月至7月,李老太太在南街刘某的家中,采用喷洒、设神堂、写供奉、给大仙烧香等迷信方法,为刘某看病,获得刘某人民币9000元。法院宣判后,李老太太掩面而泣、低头忏悔。她一再声称:“我没有文化,年老糊涂,不懂法,我有罪。”李老太太的行为形成下列哪一法律关系?(  )
    A

    调整性法律关系

    B

    横向法律关系

    C

    单向法律关系

    D

    民事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本题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B项,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项,单向(单务)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联系。单向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李老太太利用封建迷信为人看病,诈骗钱财,构成犯罪,这一行为是单向法律关系。
    D项,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人们之间依民法建立的法律关系。

  • 第24题:

    问答题
    刘先生夫妇一起在北京某企业上班。刘太太2015年28岁,生育第一胎,属于晚育吗?能否享受晚育假期?如果刘太太希望给晚育假期给刘先生可以吗?

    正确答案: 可以,根据目前北京生育政策规定,属于晚婚且生育第一胎,则属于晚育,可以享受30天晚育假期。这30天产假可以由刘先生享受,视为陪产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