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甲与乙结婚,住在A市,生有一女。后甲在B市遇到丙女,甲隐瞒了婚史与丙登记结婚,并在B市购得住房一套与丙生活。2年后丙以感情不和为由向B市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分割财产。乙闻讯后也欲向B市法院起诉甲,要求确认在B市的住房为自己与甲的共同财产。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法院应将乙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B.法院应当将甲、丙列为共同被告
C.法院应将乙列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D.法院应中止丙诉甲一案的审理,在处理完乙诉甲一案后再继续审理
第2题:
甲起诉乙和丙合同违约,要求赔偿100 万元,一审法院判决,乙丙各赔偿50 万元。乙不服,口头提出上诉,认为自己并没有违约,不该赔偿甲;丙也不服,在3 天后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述状,认为自己应该赔偿30 万,乙应该赔偿70 万,因为自己的过错比较小。甲也不服,在判决送达后18 日后,提起上诉。
请问,二审的当事人如何列明( )
A.甲乙丙均为上诉人
B.乙丙为上诉人,甲为被上诉人
C.乙为上诉人,丙为被上诉人,甲按原审地位列明
D.丙为上诉人,乙为被上诉人,甲按原审地位列明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甲某与乙某共同共有的设备租赁给丙某后,因丙某使用不当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甲与乙作为共同原告诉至法院要求丙赔偿8万元。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责令丙赔偿6万元。甲不服提出上诉,认为丙应当赔偿自己4万元。此时,下列关于二审当事人诉讼地位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第9题:
甲与乙结婚,住在A市,生有一女。后甲在B市遇到丙女,甲隐瞒了婚史与丙登记结婚,并在B市购得住房一套与丙共同生活。2年后丙以感情不和为由向B市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分割财产。乙闻讯后也欲向B市法院起诉甲,要求确认在B市的住房为自己与甲的共同财产。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第10题:
丙仍有权请求甲、乙偿还3万元借款
丙丧失请求甲、乙偿还3万元借款的权利
丙无权请求乙偿还3万元借款
甲、乙有权要求丙承担此款被抢夺的损失
第11题:
甲为上诉人,丙为被上诉人,乙为原审被告,丁为原审原告
甲为上诉人,丙、丁为被上诉人,乙为原审被告
甲、乙为上诉人,丙为被上诉人,丁为原审原告
甲、乙、丙为上诉人,丁为被上诉人
第12题:
甲作为上诉人,乙与丙作为被上诉人
甲作为上诉人,丙作为被上诉人,乙作为原审原告参加诉讼
甲作为上诉人,丙作为被上诉人,乙无需参加诉讼
甲与乙作为上诉人,丙作为被上诉人
第13题:
甲在某报发表纪实报道,对明星乙和丙的关系作了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乙和丙以甲及报社共同侵害了他们的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甲及报社赔偿精神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一审判决甲向乙和丙赔偿l万元,报社赔偿3万元,并责令甲及报社在该报上书面道歉。报社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改判甲和自己各承担2万元,以甲的名义在该报上书面道歉。二审法院如何确定当事人的地位?
A.报社是上诉人,甲是被上诉人,乙和丙列为原审原告
B.报社是上诉人,甲、乙、丙是被上诉人
C.报社是上诉人,乙和丙是被上诉人,甲列为原审被告
D.报社和甲是上诉人,乙和丙是被上诉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甲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乙、丙盗窃富商丁的一家玉器商店,甲上前制止。乙为丙望风,丙用扳手将甲砸成重伤。甲因伤昏迷后,乙、丙将丁的商店洗劫一空。对于甲因此遭受的70万元损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甲、乙、丙各交2000元给丁,委托购买彩电。丁又将款交李某请他代购。李某一去不知下落,甲、乙、丙向丁索赔,丁拒绝。甲、乙、丙起诉。法院应当()
第21题:
申请回避
申请财产保全
请求调解
在法院判决自己向丙承担责任时,提出上诉
第22题:
乙是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乙是本案的共同原告
乙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乙是本案的证人
第23题:
报社是上诉人,甲是被上诉人,乙和丙列为原审原告
报社是上诉人,甲、乙、丙是被上诉人
报社是上诉人,乙和丙是被上诉人,甲列为原审被告
报社和甲是上诉人,乙和丙是被上诉人
第24题:
判决由丙偿还甲、乙各3000元
驳同甲、乙的诉讼请求
判决由丙偿还甲、乙各1500元,其余应向丁追索
判决由丁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