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执行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司法执行权,而审判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审判权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题目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执行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司法执行权,而审判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审判权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B.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中均得适用和解、调解

    C.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不必然地要经过执行程序

    D.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


    正确答案:CD
    CD。审判程序只是时间上处于执行程序之前,但并无前提、基础之关系,A项错误。审判程序中可以进行调解,但执行程序中不得进行,B项错误。执行程序并不绝对地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也不必然是审判程序的继续,例如,公证机关制作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由人民法院适用执行程序执行,因此D项正确。经人民法院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非都具有可执行内容,即使具有可执行内容,当事人主动履行完毕,也可不进入执行程序,因此C项正确。

  • 第2题:

    我国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有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行政审判程序三种。关于审判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我国三种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一样的

    B.刑事审判程序的地位优于民事审判程序

    C.我国三种审判程序的进程划分有所不同

    D.民事审判程序与行政审判程序的证明责任的分配相同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执行程序不绝对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
    B.审判程序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执行程序实现权利义务关系
    C.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不必然地要经过执行程序
    D.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

    答案:A,B,C,D
    解析:
    审判程序只是时间上处于执行程序之前,但并无前提、基础之关系。执行程序并不绝对地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也不必然是审判程序的继续。例如,公证机关制作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由人民法院适用执行程序执行。执行程序是依靠强制力实现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审判程序系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经人民法院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非都具有可执行内容,即使具有可执行内容,当事人主动履行完毕,也可不进入执行程序。综上ABCD均正确。

  • 第4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基本原则。(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地位上的平等,诉讼权利内容并不一定相同;所以选项A错误。(2)民事诉讼当事人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如果违法,法院将代表国家实行干预;所以选项B错误。(3)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所以选项D错误。

  • 第5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B.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C.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所有案件都必须采用直接送达方式

    答案:A
    解析:
    A正确,起诉的条件包括: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错误,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C错误,起诉以书面为原则,以口头为例外。
    D错误,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 第6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B、 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C、 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 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B
    解析: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所以答案A错。《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答案B对。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所以答案C错。

  • 第7题:

    试述民事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正确答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在基本原则和制度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当事人处分原则、期间、送达和回避等;
    2、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是分工不罢了;
    3、二者相互交叉,审判程序中有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而执行中也有案外人异议的审判。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不同;第二,适用范围不同;第三,操作技巧不同

  • 第8题:

    民事审判程序


    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定程序。

  • 第9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

    • A、诉讼程序
    • B、执行程序
    • C、审判程序
    • D、监督程序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审判程序是以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为基础,执行程序是以法院执行权和当事人诉权为基础

    B

    审判程序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而执行程序是强制实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C

    审判权和执行权都由法院的审判组织实施

    D

    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
    A

    诉讼程序

    B

    执行程序

    C

    审判程序

    D

    监督程序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民事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正确答案: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在基本原则和制度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当事人处分原则、期间、送达和回避等;
    2、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是分工不罢了;
    3、二者相互交叉,审判程序中有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而执行中也有案外人异议的审判。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不同;第二,适用范围不同;第三,操作技巧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正确答案:BCD

  • 第14题:

    关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答案:B,C,D
    解析:
    【考点】执行与审判的关系【详解】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其解决民事争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受理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理,从而确认民事权利,这是审判程序;第二阶段是实现民事权利的程序,也就是说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确定以后,再由法院作为国家执行机关对拒绝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采取执行措施,进而使债权人的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因此,虽然立法与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把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作为重点,但执行程序对于保证解决民事争议,保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有自己独有的诉讼价值和诉讼地位。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的区别在于,它是相对独立于民事审判程序中的一种诉讼程序,表现为:(1)二者的宗旨不同,审判程序着重通过精密、周全的审理和判决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存在与否,强调司法公正的实现。而执行程序是实现已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重点是强调迅速实现结果,以实现诉讼效率和效益;(2)二者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不同,审判程序是诉讼程序中的必经程序。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要经过民事审判这一程序,而民事执行程序并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只有当诉讼当事人不自动履行具有给付内容的裁判的时候才会发生执行问题,才有可能启动执行程序的发生;(3)二者适用的根据不同,民事执行的根据主要是民事审判程序产生的判决、裁决、调解书和支付令,但其他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成为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执行根据,主要有没收财产的刑事判决、罚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依法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等;(4)二者的实施机构不同。在我国民事审判权和民事执行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但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的审判部门进行,而执行权由人民法院的专门执行部门行使。据此可知,A项说法正确,不应选。民事审判程序并非一定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如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就没有经过审判程序,但其可以进入执行程序,故C项说法错误,应选。同样的道理,民事执行程序并非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其是一个独立的程序,与审判程序有诸多不同,故D项说法错误,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故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而不是裁定终结执行,故B项说法错误,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陷阱】不少人认为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而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不少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之前一般都要经过审判程序,但亦有一些案件无须审判程序而可以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如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就可以未经审判程序而直接进入执行程序。所以说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过于绝对了。反之,执行程序亦并非审判程序的继续,不仅是因为执行程序独立于审判程序,且与审判程序存在重大区别,还因为一些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并未经过审判程序,故不能说执行程序是审判程月的继续。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 第16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B.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C.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A
    解析:
    选项 A正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选项B错误。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选项C错误。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选项D错误。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仲裁机构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皆可。

  • 第17题:

    (2015年)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
    B.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C.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D.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诉讼的审批程序。选项 A,正确的表述应为“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 序”;选项 B,正确的表述应为“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选项 D,正确 的表述应为“提交起诉状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即可,不需要提交全部证据”。

  • 第18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地位上的平等,诉讼权利内容并不一定相同。所以选项A错误。民事诉讼当事人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如果违法,法院将代表国家实行干预。所以选项B错误。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所以选项D错误。

  • 第19题:

    关于执行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 B、民事制裁决定书可以直接由审判庭移送给执行机构执行
    • C、调解和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全过程,而执行程序中不适用辩论和调解
    • D、执行必须要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前提,故审判是执行的前提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表现在()。

    • A、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必然前提
    • B、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基础
    • C、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
    • D、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必经阶段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下列关于处分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在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中均可以行使其处分权
    • B、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处分其民事权利与诉讼权利
    • C、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根据其需要行使处分权
    • D、当事人处分其实体权利一般是通过处分其诉讼权利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

    B

    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C

    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D

    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

    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

    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

    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

    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民事审判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案件所适用的各种诉讼程序,即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而民事执行程序是指执行机构以生效民事法律文书为根据,依法运用国家公权力,采取强制性的执行措施,迫使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法律活动与程序,即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项,《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CD两项,《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执行程序是保证审判程序的任务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但是执行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非必然经过执行程序;②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因此,执行程序既不绝对地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也非审判程序的必然延续